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那些送別的千古佳作,適合送給友人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那些送別的千古佳作,適合送給友人

《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原野上的青草,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野火只能燒掉幹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鬱鬱蔥蔥。芳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豔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這萋萋的芳草代表我的深情。

賞析:古原草具有頑強生命力,雖歷烈火,春風化雨,仍可再生。此時正直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生機勃勃,古原景象如此迷人,送別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楚辭中:“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說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懷思行遊未歸的人。而這裡卻變其意而用之,寫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增送別愁情,該是多麼令人惆悵,同時又是多麼富於詩意。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那些送別的千古佳作,適合送給友人

《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迷濛的冷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想到你不久便將隱沒,孤寂之感油然而生。朋友啊,如果洛陽的親友問起我的近況,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在楚山之外。

賞析:詩人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這決不是洗刷讒名的表白,而是蔑視謗議的自譽。詩人從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玉壺中捧出一顆晶亮純潔的冰心以告慰友人,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辭都更能表達他對洛陽親友的深情。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那些送別的千古佳作,適合送給友人

《贈汪倫》-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李白乘舟將要離別遠行,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賞析:李白乘舟欲行,汪倫踏歌來送,不期而至。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李白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那些送別的千古佳作,適合送給友人

《別董大》-唐·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譯文:千里黃雲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風吹著歸雁大雪紛紛。此行你不要擔心沒有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你啊!

賞析:作品勾勒了送別時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作者當時處在困頓不達的境遇之中,但沒有因此沮喪、沉淪,既表露出作者對友人遠行的依依惜別之情,也展現出作者豪邁豁達的胸襟。詩人在即將分手之際,全然不寫千絲萬縷的離愁別緒,而是滿懷激情地鼓勵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來。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那些送別的千古佳作,適合送給友人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譯文:老朋友向我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遊。 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天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賞析:這首送別詩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調。這首詩,表現的是一種充滿詩意的離別。其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是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還因為這次離別跟一個繁華的時代、繁華的季節、繁華的地區相聯繫,在愉快的分手中還帶著詩人李白的嚮往,這就使得這次離別有著無比的詩意。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那些送別的千古佳作,適合送給友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譯文:雄偉長安城由三秦之地拱衛,透過那風雲煙霧遙望著五津。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還有你這個知己,縱使遠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鄰。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溼佩巾。

賞析:此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堪稱送別詩中的經典,全詩僅僅四十個字,卻縱橫捭闔,變化無窮,彷彿在一張小小的畫幅上,包容著無數的丘壑,有看不盡的風光。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那些送別的千古佳作,適合送給友人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譯文:清晨剛下陣雨,渭城達到塵土溼潤,空氣清新,旅舍更加青翠。朋友啊,再乾一杯送別的酒吧,要知道西出陽關之後,就再也難見老朋友了。

賞析:先點別景,次寫別情,氣度從容,風韻雋永。送別詩要情味俱深,意境兩盡,如此篇真絕作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