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技工業雙“十大”發佈,中國電科喜佔“兩席”

點擊藍字“中國電科”,關注CETC品牌微刊國防科技工業雙“十大”發佈,中國電科喜佔“兩席”

国防科技工业双“十大”发布,中国电科喜占“两席”

天線面型精度0.8毫米,採用高電磁屏蔽天線座架設計,能精確指向待測目標,實現“步調一致聽指揮”的“高指向一致性”,這是中國電科歷時五年為國際大科學工程SKA(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主導研製的首臺樣機SKA-P。

它,成功入選2018年度國防科技工業十大新聞。

国防科技工业双“十大”发布,中国电科喜占“两席”

心懷報國志,勇攀紅外峰。三十年夜以繼日,他奮戰國防科研一線,攻克紅外技術領域難題,引領我國紅外技術發展;他孜孜以求,帶領團隊實現航天工程用紅外焦平面探測器從跟蹤仿研到自主創新、從解決有無到與國外同步的重大跨越性發展!科研工作,只有始,沒有終。他矢做紅外技術戰線的“尖兵”,勇攀紅外技術領域一座又一座高峰!他就是我國紅外技術戰線的"尖兵"、中國電科首席專家喻松林。

他,成功入選2018年度國防科技工業十大創新人物(團隊)。

1月2日,2018年度國防科技工業十大新聞和十大創新人物(團隊)正式揭曉,中國電科喜獲2項榮譽。“全球最大射電天文望遠鏡陣列首臺天線下線”入選年度十大新聞,中國電科首席專家喻松林入選年度十大創新人物(團隊)。此外,中國電科等8家軍工集團聯合推薦的“國防科技工業武器裝備亮相中國航展”也成功入選年度十大新聞。

2018年,作為我國網信事業不可或缺的戰略科技力量,中國電科不忘科技興軍初心,牢記網絡強國使命,聚焦打造“軍工電子國家隊、科技創新骨幹力量、電子信息技術產業領頭羊”這個新時代定位,砥礪深耕,不懈創新,研發出一批批引領支撐國防建設的核心設備,培育出一批批優秀的軍工核心人才。本次獲獎,就是中國電科高質量創新發展的生動註腳。

據悉,國防科技工業十大新聞評選活動自2003年起至今已連續舉辦16屆,十大創新人物(團隊)評選活動自2014年起至今已連續舉辦5屆。本年度評選突出反映了2018年國防科技工業全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防科技工業改革發展的系列重要指示,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所取得的重大成果、重大突破和重大進展,展示了全系統廣大幹部職工秉承人民軍工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許黨報國、履職盡責,改革創新、攻堅克難的時代風采。

附:

一、2018年度國防科技工業十大新聞

(以新聞事件發生時間為序)

1、我國火炸藥領域開拓者王澤山院士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全球最大射電天文望遠鏡陣列首臺天線下線

3、“月宮365”實驗圓滿完成

4、中船重工第七六〇研究所抗災搶險英雄群體獲“時代楷模”稱號

5、首艘國產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下水

6、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水上首飛成功

7、中法合作的海洋衛星發射,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8、以殲10B為代表的國防科技工業武器裝備亮相中國航展

9、新一代鈾濃縮離心機大型商用示範工程竣工驗收

10、拆壁壘、去門檻,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項目再減62%

二、2018年度國防科技工業十大創新人物(團隊)

1、陳炳德

2、毛獻群

3、喻松林

4、太赫茲自由電子激光研究團隊

5、探月工程嫦娥四號鵲橋中繼星和哈工大微衛星團隊

6、北斗導航衛星研製團隊

7、殲-15飛機研製團隊

8、遠程火箭研製團隊

9、海上試驗平臺抗災搶險團隊

10、自主水下航行器團隊

記者 尚素娟

總編/金鐵增 執行總編/吳江

主編/任青鋒 責編/王博文 校對/沈暘

国防科技工业双“十大”发布,中国电科喜占“两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