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熬過5道要命坎,又能平安過一年!

2018年的最後一場雪,冷!接下來就是最冷的時候了,一月份!你準備好了嗎?

小寒、大寒、三九都在1月!冷!

▼小寒在今年1月5日;

▼大寒在今年1月20日;

▼“三九”在今年1月9日~1月17日,按照俗語的說法,這個時間段最冷。

寒冷來襲,病死人數增多:

上年紀後,人體的自我調節能力下降,抵抗力較弱,氣溫的變化以及冷風的侵襲很容易導致疾病加重。比如,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項目公佈的一組數據顯示,我國冬季心血管病患者死亡人數比夏天高41%。

民間有種說法,“老人要是能扛過冬天,熬到春天,又能平安過一年!

因此——

1月,躲開5道要命坎!

老人熬過5道要命坎,又能平安過一年!

低溫加重心絞痛、心梗、猝死!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研究發現,室外溫度每降低1攝氏度,人體收縮壓約升高0.19毫米汞柱,舒張壓約升高0.12毫米汞柱。這樣會增加心臟負荷,而且冷暖不定還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影響心臟血液供應,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

現在很多人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冬季氣溫低時更是要注意!

老人熬過5道要命坎,又能平安過一年!

溫差誘發腦卒中、腦血栓!

冬季人體毛細血管收縮,血循環外周阻力加大會引起血壓升高,促進血栓形成,因此上了年紀的人更容易導致誘發腦中風。

冬天我們身邊常會聽到,“誰誰誰腦血栓了…”,“某某某腦溢血了…”。其實這和心梗、猝死非常類似,溫差導致心臟負荷增加,同時也增加了腦溢血和腦血栓發作的機會。

老人熬過5道要命坎,又能平安過一年!

寒冷乾燥引發肺炎、哮喘!

寒冷乾燥,再加上又是霧霾多發季節,很容易導致肺炎、哮喘、急性氣管炎和支氣管炎發作,這樣的類患者從立冬之後就開始慢慢增多。

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本身抵抗力較弱,對冬季氣溫、溼度等氣象要素的變化極為敏感,如果長期處於寒冷乾燥的環境中,很容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甚至最終要了命!

老人熬過5道要命坎,又能平安過一年!

感冒、流感誘發肺炎、心肌炎!

冬天是感冒多發季節,體質虛弱的人不可避免地成為流感病毒首要攻擊目標。國家疾控中心曾分析了2005-2011年我國30個省份流感的監測情況,發現1-2月份,甲型流感通常會在我國北緯33度以北的北方省份,以及中部省份出現高峰;到3-4月份,流感就要南下。

感冒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會加重心肺功能的需求,心衰患者容易出現心衰急性加重,誘發急性心梗。對於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如哮喘、氣管炎的老年人,一場小小的感冒可能就會引發肺炎,若不及時治療,會同時引起多個器官系統的連鎖反應,比如呼吸衰竭、心臟功能衰竭、腎功能衰竭、細菌性心內膜炎等,這些連鎖反應的致死率很高。

老人熬過5道要命坎,又能平安過一年!

天冷地滑,骨折導致多種併發症!

入冬後,老人出現骨折的現象明顯增多。老年人一旦發生骨折,容易導致原有的內科系統疾病加重,以及泌尿系統感染、褥瘡、肺炎等併發症。

另外,一些骨折患者長期臥床,更容易形成深靜脈血栓,而血栓會隨著血液循環遊走可導致肺栓塞,重者可導致骨折病人猝死。

做好5點,躲過這一劫!

01

每天喝好三杯水

每天飲水最好在1500ml左右,而其中最好包括這樣三杯水:

▼ 睡前半小時喝半杯溫水

晚上臨睡前喝一小杯水,能夠補充人在睡眠過程中因為出汗、呼吸而損失的水分,降低血液粘稠度。喝多影響睡眠,200毫升白開水較為理想。

▼ 起夜喝上一口溫水

腦血栓和心肌梗死多發於凌晨2點左右,老人最好在床頭放一杯水,每次上完廁所後就補充水分。

▼清晨起床後喝杯溫水

早晨是人體生理性血壓升高的時刻,血小板活性增加,易形成血栓。加之睡了一夜的覺,排尿、皮膚蒸發及口鼻呼吸等均使不少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液中易形成血栓。

02

常拖地或備個加溼器

溼度越低,流感病毒的傳染力越強,加上人們在冬季待在室內的時間多,更容易得流感。可利用加溼器來提高室內溼度。而且提高室內溼度還有助於緩解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鼻塞和咳嗽。

研究表明,在溼度為40%~60%的情況下,空氣中的流感病毒很快就會失去活性,存活的病毒數會降低30%,而在傢俱、牆壁、把手等表面上的流感病毒也會減少。

這裡提醒您,如果用加溼器,最好用過濾水或者純淨水,還要注意經常清洗。

03

冬季早晨不去運動、掃雪

“寒冷、勞累、清晨”是世界公認的導致猝死“三聯徵”。北歐人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期也是五六點鐘到九十點鐘,尤其是冬天雪後的早上。為什麼呢?因為雪後寒冷,而且人們早晨起來一看下雪了就先掃雪。

據臨床統計,每年發生猝死最多的日子,大多是在冬天下雪的第二天上午。冬季溫度下降,體表血管就會收縮以減少熱量散發,同時,心率加快,心輸出量增加,這樣就會導致血壓的升高。

建議運動、大體力勞動,最好在每天陽光充足、天氣暖和的上午10點至下午3點為宜。

04

老人出門戴好帽子

天氣寒冷,超過65歲的老人外出時可以戴個帽子和圍脖,薄後因個人體質而異。

人體熱量大部分從頭頸部散發,頸部受寒可能引發血管收縮和頸部肌肉痙攣。對於本身就患有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基礎性疾病或曾發生過腦梗塞的老人,出門時更要注意頭部保暖。

05

天冷也要通通風

每天室內最少要通風兩次,每次20分鐘左右。尤其是家裡人來人往,容易導致室內嚴重缺氧及細菌、病毒的大量繁殖。

最冷的時候快要來了,小夥伴們注意保暖,路上注意安全別摔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