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種文玩,我們到底玩什麼!


菩提籽的“重” 對於菩提籽來說,不得不考慮的就是它的密度。因為通過比較密度的高低,可以判斷出樹籽本身的成熟度,同時也是影響盤玩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

木質手串的“油” 很多朋友問過木質手串玩的是什麼,小葉有人去追“星",結果被傷騙了,崖柏有人去追“雀眼”,結果被坑了,老山有人去追”味“,結果是”化學“出品,海黃有人去追”紋路“,結果是紫檀柳。小編個人認為,木質手串,從根上講玩的是油性和密度,這是王道,這是基本。

核桃的“順” 核桃的“順”配核桃要考慮樁型、皮質等眾多因素,但它的“G”點,還得是紋路能夠基本統一,這樣才能保證兩隻核桃看起來是一對兒的。

松石的“亮” 松石質地偏軟,甚至有的松石會如粉筆一樣,呈現出粗糙的質感,而且易碎。因此,瓷度的高低成為判斷松石品質的法寶。瓷度高的松石質地會更加堅硬,其價值也會更高,當然前提是這松石是未經注膠等優化手段處理過的。

蜜蠟的“滿” 蜜蠟與琥珀的不同之處就是本身“透”或“不透”,所以蠟質是否“飽滿”有沒有厚實的感覺,便是蜜蠟的“G”點。

南紅的“透” 南紅具有“透光性”的特點,不僅是辨別南紅的方法之一,也是南紅特有的魅力點。

青金玩的是“色” 《石雅》雲:"青金色相如天,或復金屑撒亂,光輝燦爛,若眾星麗於天也“。中國古代通常用青金石作為上天威嚴崇高的象徵。從字面上也不難看出,青金石第一講究的是“色”-如天,其次是"金"-撒亂。有的人推崇無白無金為上品,小編倒是覺得不妥,青金的金,猶如青天繁星,光輝燦爛,白還是算了,確實有傷品相。

雕件的“工” 對於雕件來說,機工與手工的差距並不是金錢上差別。而對於每一個文玩人來說,手工雕件本身就真的是咱們的一個”G”點。

老物件的“潤” 從老物件圓潤的包漿上,看到的是時間的痕跡,也是把玩的心路歷程,更是老物件兒難以訴說的“G”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