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政協委員熱議嘀嘀快的合併 建議設統一電召平臺

青岛政协委员热议嘀嘀快的合并 建议设统一电召平台

昨天,“滴滴”與“快的”兩家公司正式實現戰略合併。從去年開始,包括“滴滴打車”、“快的打車”在內的一系列打車新興平臺風靡全國大中城市。由此引發的爭議也從未間斷過:營運是否合法、出租車搶單是否影響安全、是否依然存在拒載現象……對此市政協委員、青建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朱廣君建議,在全市建立統一的電召平臺,將打車軟件納入統一管理,“就像110、120一樣,有平臺統一調配車輛,減少拒載、多要錢的情況。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王婷

現狀:九成出租車用軟件拉活

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打車軟件這一新興平臺發展迅速,據朱廣君調查發現,我市90%的出租車駕駛員都安裝了此類軟件。 “通過這些軟件,乘客可以快捷地叫到正在附近運營的出租車,出租車駕駛員也能因此獲得更高的收入,降低了空駛率。 ”朱廣君說,但是,打車軟件的迅猛發展,也隨之帶來了諸多問題。

如今,不少城市開始出手治理:武漢提出司機不得收取軟件中設置的加價費用,深圳要求出租車司機卸載軟件等。朱廣君說:“我覺得青島也應結合相關出租車管理辦法,儘快制定政策、出臺措施。 ”

問題:認證手續弱黑車可鑽空

據朱廣君調查,目前打車軟件主要存在四方面問題。

首先無軟件難打車,“每個市民乘坐出租車的權利都是平等的,如果用軟件的人就能打到車,不用軟件的人就打不到車,這是不公平的,特別是對於不知道操作打車軟件的老年乘客。 ”

其次,駕駛員選擇乘客,比如軟件中的“加小費”功能容易造成出租車駕駛員“挑肥揀瘦”的心態,“特別是在早晚出行高峰期和旅遊季節,不用軟件打不到車,用軟件不加小費更叫不到車。 ”

第三,行車安全有隱患,朱廣君說,由於乘客使用軟件叫單後,需要駕駛員搶單,使得駕駛員在使用軟件的過程中需要頻繁觸摸手機接單,並電話聯繫乘客確認上車地點,給車輛的行駛帶來安全隱患,“尤其是部分駕駛員為使用不同軟件多接單,在車上安裝兩部手機,更加影響了行車安全。 ”

第四,目前打車軟件駕駛員客戶端註冊流程及方式簡單,而且沒有嚴密的認證手續,只需填寫姓名、手機號、密碼設置、車牌號、準駕證號碼和所屬出租車公司即可,而這些信息可以從任何一輛出租車上輕易獲取,“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讓黑車鑽了空子,使乘客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增加監管難度。 ”

建議:設置平臺統一調配車輛

朱廣君建議,應當整合我市現有各出租運營公司的呼叫平臺,儘快建立我市統一的全覆蓋出租車電召平臺,以授權許可的方式將符合條件的打車軟件納入官方統一平臺,採用多點對接呼應技術,建成智能呼叫平臺。“就像110、120一樣,將打車軟件及各個出租車納入一個平臺,每輛車都有GPS,通過平臺可以實時掌握每輛車的情況,這樣一旦有人叫車,可以通過平臺統一調配,避免打不到車、被加價等情況。 ”其次,朱廣君建議要創新電召平臺與出租車和乘客的聯繫,“出租車一般都是在行駛中,為了與乘客聯繫,要不停地開車接打電話,通過電召平臺,可以設置一個統一的好記、方便的號碼,以此便於乘客、出租車司機聯繫,可以採用對講、呼叫等方式聯繫車輛,減少交通違規和隱患。 ”第三,完善出租車運營管理制度,運管部門可規定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期(早7:00-9:00,晚17:00-19:00)嚴禁出租車使用打車軟件攬客,運管部門在此期間加強執法和檢查,從而緩解“無軟件難打車、不加小費難打車”的局面,避免加劇交通資源分配不均衡。“最後還應當加強監管和處罰力度,嚴查拒載、加價等違規行為,並從根本上解決黑車、套牌車的上路經營問題,保障乘客的合法權益。 ”

願景:測算使用率合理分資源

市政協委員、青島新正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曹正強則認為,兩家打車軟件公司合併,可以消除不正當競爭,讓打車市場迴歸常態,對普通市民而言打車也會更加方便。 “不過政府監管也是不可缺少的環節,我認為現在政府有關部門應該調研打車的群體數量、通過軟件打車的人數、出租車使用軟件數,以此評估出出租車的利用率、需求率及運營狀況,測算出出租車的飽和度,通過大數據掌握全市總體情況,並根據數據合理調配出租車資源,並以此加強監管。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2-85757799,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