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之後,又一共享平臺退不了押金,這次是途歌汽車

ofo退押金難成為街知巷聞的新聞之際,共享領域還有個品牌也疑似在鬧錢荒。

早在今年九月份,就有媒體爆料說共享汽車品牌途歌在南京撤退,旗下的100多輛大眾Polo被掛在二手車網站上進行售賣。


ofo之後,又一共享平臺退不了押金,這次是途歌汽車


與此同時,在途歌進駐的北京、深圳、廣州等幾座城市內,用戶都明顯地感知到,平臺上的車子越來越少,線下運維接近於停滯,原先途歌簽約的停車場網點,很難找到可用車輛。

那個時候,就已經有不少用戶預感“苗頭不對”,於是選擇向平臺要求退還之前繳納的押金。

不曾想,等待途歌退押金的時間,經過秋天直到冬天,還是沒有回到用戶的口袋中。


途歌“撤退”

和OFO 199元的押金不同,途歌共享汽車的押金“高達”1500元,這個價格在主張經濟實惠的共享領域看上去實在有些高了。不過這並不能阻止它在共享領域受歡迎,途歌的車隊以漂亮的Smart、Mini Cooper甚至寶馬、奧迪為車隊組成,是目前市面上少有的運營著汽油車的分時租賃商。

途歌當時自稱" 國內首家引導生活方式的汽車共享出行平臺 " ,自由停放、接力用車(非合作停車場,用戶承擔停車費)的模式和中高端的車型,一度為其賺足眼球。

但從今年7月中下旬開始,途歌的問題開始逐漸暴露出來。


ofo之後,又一共享平臺退不了押金,這次是途歌汽車


年中,就有途歌用戶以及線下運維反映途歌線上可用車輛明顯減少,許多用戶表示,軟件上能看到的車,大多已在外部的停車場停放多時,需要繳納高昂的停車費,點進App,上一個用戶在頁面中留言提醒“車沒油了”“停車費兩百,別開”的情況比比皆是。

同時,由於途歌車輛的停車費及油費需要運維人員先行墊付,有運維人員表示,之前墊付的費用兩週後就能到賬,但現在到賬時間已經越來越長。

途歌“撤退”意圖明顯,1500元也不是小數,許多用戶立刻選擇了向平臺申請退還押金。

目前,未能成功退押金的用戶,提交退押金申請的時間從半個月到兩個多月不等。還有為途歌提供汽車租賃的供應商表示,此前曾租給途歌 70 輛小轎車,目前還有 100 多萬元貨款未結清。

12月3日,途歌公司法人王利峰迴應稱公司目前運營正常,已經在積極地、分批地處理用戶的退款申請。至於為何運營良好,押金退還卻一拖再拖,王利峰並未回應。

所以押金真的如約到賬了嗎?科技君今天登錄百度途歌貼吧,上面清一色各種“維權退押金”的帖子,來自全國各地的途歌用戶依然在上面不間斷髮聲,看來,途歌的退押金進程並沒有其法人說的那麼順利。


ofo之後,又一共享平臺退不了押金,這次是途歌汽車


共享汽車開不過單車

途歌開向下坡路,這大概也映射了共享汽車領域“找不到方向”的現狀。

共享汽車其實是紅火過一陣的,今年五月,共享汽車品牌“立刻出行”完成的B輪融資,該輪融資由螞蟻金服領投,根據公開資料,這是螞蟻金服首次投資共享汽車企業。


ofo之後,又一共享平臺退不了押金,這次是途歌汽車


今日主角途歌也在1月融到了2600萬美元,那時共享汽車品牌百花齊放,國內註冊運營分時租賃的企業數量已達到370家,實際有車隊運營的公司數量超過100家。GoFun、一度用車、巴歌出行、神州iCar等規模最為靠前。

“共享”始終是素質的試金石,共享單車在市場上推行時出的問題共享汽車幾乎一個沒落下,尤其是汽車還是個更為私人化的場所,使用場景與輻射面也比自行車更為廣泛與複雜,問題自然比單車還要多。

與共享單車在新城市直接進行投放不同,共享汽車每進入一個城市,都需要提前規劃網點和租賃長期穩定的停車位。停車位的稀缺與停車費的分攤也給共享汽車的發展帶來一定挑戰。


ofo之後,又一共享平臺退不了押金,這次是途歌汽車


另一方面,由於汽車的特殊性,用戶大多需要自行徒步走到停車點,有時用戶走完一整個停車場也找不到預定的車輛,加上無人值守,車內的清潔衛生也會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用戶開車到達目的地後,和單車即停即走的方便性不同,還得自行停到相應的停車場,有些對路況不熟悉的用戶,還得繼續導航找停車場才行,現在停車難,找到了,也不一定有位置。

在公共交通十分便利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棄用了共享汽車這個雞肋,選擇了其他出行方式。途歌一家的撤退肯定不會成為孤例,之後,共享單車領域的洗牌將會越來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