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池不辍终成墨佛,孙墨佛得以享寿百年看来跟喜欢书法有莫大关系

孙墨佛原名孙鹏南,字云斋,中央文史研究员,著名书法家。1987年,孙墨佛在北京去世,享寿104岁。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孙墨佛生于山东省莱阳县学房镇西岗山村。幼年,父亲孙雨亭为他取名孙巍,字尧天。孙家家教很严,孙雨亭教育子女牢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等家训,这种爱国主义思想影响了孙墨佛一辈子。

临池不辍终成墨佛,孙墨佛得以享寿百年看来跟喜欢书法有莫大关系

练习书法

1902年,孙墨佛在青岛德国人办的“赫兰大学”就读,时见国事日非,清廷腐败。大学毕业后,在孙中山先生的影响下,于1911年参加了辛亥革命,是早期同盟会会员,当时才26岁。尔后,孙墨佛先后参加了登州举义、莱阳抗暴和讨袁斗争等主要革命活动。

1921年,孙墨佛受命出任大总统府参军。翌年6月中旬,广东军阀陈炯明阴谋策划武装叛乱,夺取政权。孙墨佛在事发前到陈炯明的顾问家赴宴,酒酣耳热之际,那位顾问忘乎所以,郑重其事地请孙墨佛为一位“最大的人物”写一副挽联。

临池不辍终成墨佛,孙墨佛得以享寿百年看来跟喜欢书法有莫大关系

对饮

孙墨佛心想,“最大的人物’除大总统孙中山之外别无他人。他对那位顾问酒后道出的真情大吃一惊,料想他们已在阴谋杀害大总统。散席后,他立即去找总统府的刘秘书长,一道向中山先生谈了上述情况,使中山先生有所准备。6月14日,陈炯明炮轰总统府时,中山先生才得以安全登上了永丰舰。事后,孙中山任命孙墨佛为安抚史。

临池不辍终成墨佛,孙墨佛得以享寿百年看来跟喜欢书法有莫大关系

孙墨佛像

孙墨佛毕生致力于书法研究,时与南派著名书法家苏局仙齐名,有“南苏北孙”之说。他为四川成都诸葛武侯祠撰写的“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的词联,笔锋奔放不羁,酣畅淋漓,至今为众口称绝。孙墨佛探索书法艺术,始于半百之年。当时他的信念是,集百家之长,走自己的路,为完善我国的书法艺术不遗余力,故改名为“墨佛”。就这样他在临池中度过了古稀,迎来了期颐之年。如今,人们对他的书法艺术如此评价:“书得神趣,终成墨佛。”近几十年来,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墨佛老的书法佳作广为流传。

临池不辍终成墨佛,孙墨佛得以享寿百年看来跟喜欢书法有莫大关系

练习书法

孙墨佛每天黎明即起,手握湖笔,蘸墨疾书,一口气书写二三百字,方去洗脸刷牙用早餐。他说:“天天写字,天天高兴。”孙墨佛认为,写字排除各种杂念,全身的力气需集于毫端,悬腕要使劲,脚心也得使劲,正是通脉络,匀气息最有效之举,对身体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其子孙天牧认为,老爷子的长寿经,主要是安静。老人家经常闭目养神,一拿起笔写字,精神专注,谁说话,谁敲门,他都似乎听不见。看来写字的确能使人心境安静,也能陶冶性情,这当然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书法既是运动,又有修身养性的功用,其效果更不同一般。

临池不辍终成墨佛,孙墨佛得以享寿百年看来跟喜欢书法有莫大关系

地书作品

孙墨佛每天晚上八点多钟睡,早晨七点起床,中午再睡两个小时。午休时不一定都睡着,有时闭目养神。他喜欢吃山东老家的锅饼和大葱大蒜,还有玉米面粥,大米稀饭、小米粥、白薯、白菜、豆腐粉丝。爱吃鸡和鸡蛋,也吃一点瘦肉,不吃肥肉,不吃油腻的东西。一天的饭量半斤左右,早饭吃鸡蛋饼,用一两面和两个鸡蛋摊面煎饼吃,再喝半磅牛奶。中午吃饺子、玉米面粥,晚上吃面条、疙瘩汤。不抽烟,但是喝酒。80岁以前酒量很大,一次可喝一斤白酒,后来一天喝半两白兰地,也喝点葡萄酒。老人很喜欢吃芝麻酱和蜂蜜。从前不喝茶,一直喝白开水,过了一百岁岁才开始喝花茶。

临池不辍终成墨佛,孙墨佛得以享寿百年看来跟喜欢书法有莫大关系

长寿老人

临池不辍,终成墨佛,孙墨佛得以享寿百年,看来跟喜欢书法有莫大关系。(邓勤/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