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複雜系統”的崩潰

《複雜社會的崩潰》一書中說:如果某個東西是“不可持續”的,那就意味著它的崩潰是必然的。前天下午在首屆昆明茶博會喝水,我跟兩位做茶的朋友探討“回到原點做茶”,用破壞性創新重構茶企核心戰略體系。

普洱茶“複雜系統”的崩潰

不可持續的茶企全產業鏈戰略

2018年普洱茶界的營銷為什麼普遍失效,因為原有的茶企全產業鏈發展路徑已經處於“規模不經濟”狀態,增加的投入回報率偏低。那麼,我們是否要思考一下放棄舊有全產業鏈複雜系統,回到重構核心競爭力這個原點做茶?

茶企將所有環節做完做盡的全產業鏈戰略,是否該深度檢討?我預計,未來幾年茶行業會出現社會化大分工,許多茶企做複雜的事情,不如先做一個有價值的原點,在產業分工協作大體系中找到自已的價值鏈原點,再圍繞原點做核心價值系統,最終通過分工體系放大。

普洱茶“複雜系統”的崩潰

新時期的茶企,必須重視企業發展的戰略與戰術問題,要圍繞核心價值體系來構建戰略戰術。戰略就是企業聚集、放大與維持核心競爭力之整體規劃。戰術是核心競爭力階段性落地的實施手段。

說到底,用核心價值體系打造核心競爭力,是讓企業擁有可持續的競爭能力。

當一個越做越複雜的系統邊際收益下降之時,其註定是不可持續的,那麼我們就要“回到核心價值原點做茶”,用簡單法則打造核心價值體系,在邊際收益遞增的邏輯下,用不斷追加的投入,逐步將簡單系統升級為複雜系統,在系統變複雜的同時企業做大做強。

普洱茶“複雜系統”的崩潰

當然,系統通過投資擴張到邊際收益遞增的臨界點,就會產生邊際收益遞減現象,從而進入“複雜系統的崩潰”時間表。企業要避免這種崩潰,就得重新用破壞性創新革自己的命。由此可見,系統的建構與解構是週而復始的,企業是靠不斷折騰持續發展的!

茶界複雜系統的脆弱性:被攔路打劫的古純與熟茶品牌

我說一下茶界複雜系統的脆弱性:古純茶企從2008到2015年花七年時間構建的“抓大單招大商融大資”體系,被2016年興起的散戶上山、茶農直銷打敗,而且是一夜之間打敗。

普洱茶“複雜系統”的崩潰

生茶不好做了,2015年起,一些茶企轉而做熟茶的複雜系統,運作到2018年的現狀是:期望值高,系統投入不小,但被庫存中期熟茶輕鬆打敗——品牌新貴將熟茶價值拉昇,幫助有庫存的老廠出大貨。由於庫存短板,熟茶品牌新貴的“價值拉昇、降維打擊”很難實現……

2018年普洱茶界為什麼營銷普遍失效,是因為生茶與熟茶的複雜價值系統都在一定程度上崩潰,加上頭部行情跟大部分企業無緣,那麼營銷肯定難做了……營銷難做,肯定不只是營銷的問題,根本的問題還是複雜系統出現問題了。出路在於,回到價值原點,用破壞式創新重構系統!

普洱茶“複雜系統”的崩潰

回到價值原點做茶,用破壞性創新重構系統

新零售的本質,是終端集中採購模式的創新,打造一個互聯網+供應鏈平臺,再用“三到”(到家、到店、到公司),將流量分發到不同的消費場景。

傳統超級市場,是零售業的集中採購、集中購物。新零售的革命之處在於,“互聯網+”與“購物場景流量分發”。傳統茶企的渠道突圍,要抓新零售平臺的集中採購……

普洱茶“複雜系統”的崩潰

我為什麼強調茶企要做價值原點,是因為未來的社會“價值產生有效連接”,做好一個點,讓別人主動來連接你,才是新時代營銷最省錢省力的法門。

你要做一個殼,一個看上去有價值的殼,才能很方便地對接新零售平臺的集中採購……

用一個有價值的原點,撬起全渠道、全媒體。有人問我,媒體與渠道怎麼選擇?我說,多多益善。你讓別人覺得有價值,媒體與渠道主動來找你,能低成本高效整合的事,當然多多益善,多到一定程度就是全媒體全渠道。

普洱茶“複雜系統”的崩潰

做有價值的殼,讓資本主動找你

自古都是明師找高徒。當前過剩的資本,找好項目也找得挺辛苦。與其找資本,不如做有價值的殼,讓資本找你!

還有站隊也很重要,一定要站國家隊,拉虎皮作大旗。

純幹倉公司,是雲茶新型電商。草根電商主動抱國家隊——八角亭,八角亭後面是雲南農墾集團。“純幹倉”通過雲南農墾集團這棵大樹,可以很方便對接新零售資本……

普洱茶“複雜系統”的崩潰

營銷用力過猛,就像中國教育的“劇場效益”,大家都加大教育支出想站起來,結果大家都看不了戲。你那麼努力,花了那麼多錢,結果還是營銷失效,說到底是“複雜社會崩潰”的魔咒,即系統越來越複雜,維持成本越來越高,邊際收益下降。將規模不經濟的傳統複雜系統扔一邊去,用簡單有效的價值模式重構系統,這就是破壞性創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