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刷臉,我們還有哪些酷炫的生物識別技術?

“在科幻電影裡,主人公進入秘密基地的識別技術一直在不斷升級,從按密碼的傳統方法,到刷“手指”、刷“人臉”,再到更有未來感的虹膜識別,湯姆·克魯斯在《碟中諜》還有《少數派報告》中,都在利用自己的虹膜領任務、確認身份……”


除了刷臉,我們還有哪些酷炫的生物識別技術?

電影中大行其道的" 生物識別技術",就是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包括如指紋、臉象、虹膜等,以及行為特徵例如筆跡、聲音、步態等,進行個人身份的鑑定。

這些似乎是遠在天邊的場景,如今已經成為現實。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生物識別技術應用到了智能手機及其他產品中。2013年9月,具備指紋識別功能的智能手機iPhone5S面市,2017年3月,搭載虹膜識別技術的三星S8面市,2017年9月,具有人臉識別功能的iPhoneX面市。

除了解鎖手邊的智能手機,無論是金融支付、機場通關,都可以藉助生物識別了。

今年3月,亞航在馬來西亞塞奈機場推出了自己的機場快速清關體驗系統(FACES)。18歲及以上的旅客可以通過在機場值機區域的專用自助值機亭參加該計劃。掃描一下大馬卡身份證或支持芯片的護照,再看向攝像頭,就創建了自己的生物識別標記。只要身份證件是有效的,這個生物識別標記在亞航所有航班的生物識別登機口都是有效的。

一向重視安全的銀行業也已經開始嘗試採納面部識別中的一些尖端技術。英國萊斯銀行今年4 月宣佈將會試用微軟的Windows Hello技術,用戶可通過將面部對準電腦的網絡攝像頭,登錄他們的網絡賬戶。而美國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的聯合服務汽車協會,以及另一家來自英國的原子銀行也會在智能手機應用上推出相同的服務。

在國內,人臉識別似乎特別受青睞,銀行、證券、金融社保、交通、教育、電子商務等場景應用頻頻刷屏,熱度居高不下。

2015 年,支付寶就曾向公眾展示“刷臉”實現登錄和修改密碼,今年在杭州開出的“無人店”同樣也利用了這項技術。平安集團的人臉識別已經在旗下17 個專業公司應用,幫助壽險、銀行、普惠等公司提升了工作效率,節省人力成本。與此同時,招商銀行率先啟用了人臉識別用於輔助銀行開戶、風險評估等銀行業務,並投放了遠程視頻櫃員機(VTM),全渠道應用了人臉識別技術。

指紋識別最普及 虹膜識別最準確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8-2023年中國生物識別技術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2016年全球生物識別技術行業的市場規模在150億美元左右,到2021年這一數值將增加至305億美元。預計到2021年,中國生物識別行業的市場規模將突破340億元。

被用來區別身份的人體生物特徵主要分為生理特徵和行為特徵兩類。其中,生理特徵是人與生俱來的,主要包括手形、指紋、臉形、虹膜、視網膜、脈搏、耳廓等;而行為特徵是人後天形成的,主要包括簽字、聲音、按鍵力度等。

除了刷臉,我們還有哪些酷炫的生物識別技術?

基於這些特徵,人們已經發展了多種生物識別技術,目前較為主流的識別技術有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虹膜識別、靜脈識別、語音識別等五類。

從各個生物識別技術應用來看,指紋識別佔比最高,人臉、虹膜等識別技術增長迅速。指紋識別佔生物識別技術的份額最高,但整體呈下降趨勢,預計到2020年將下降至52%左右;而語音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所佔份額則不斷增長,到2020年比重預計分別達到22.4%、9.6%、6.4%。

相比指紋識別,人臉識別在採集的便捷度上確實很高,但其準確度與採集環境有著很大的關係,在光線充足、環境穩定等情況下,可能準確率接近虹膜識別,但是如果採集環境較差,精度也可能下降得很厲害。

如果只考慮準確度的話,虹膜識別的效果可能是最好的,因為唯一性最強。“一盯就解鎖”的虹膜識別技術,不僅可以徹底解放人們的雙手,而且相對於其他生物識別技術而言,虹膜掃描是目前移動設備上最安全的生物驗證形式。更有意思的是,對於消費電子行業來說,虹膜識別可以把解鎖手機變成一種很酷炫的體驗,也能應用在金融交易驗證等場景。

但是,虹膜識別需要高度的配合性,需要把虹膜信息採集入庫,同時使用中需要搭載專門的攝像頭,這些都可能導致成本的提升。

因此,從各主要生物識別技術應用的發展現狀來看,指紋識別技術最成熟且成本低;人臉識別使用方便且適用於公共安全等人群多的領域;虹膜識別安全性高但成本過高,普及尚需時日。

除了刷臉,我們還有哪些酷炫的生物識別技術?

不同生物識別技術融合 “無感知”識別或成趨勢

實際上,生物識別不但在技術上具有互通性,在實際應用中,不同生物識別技術也開始走向相互融合的道路。

目前部分銀行採用的識別技術,就是虹膜、人臉二合一的方案:遠距離可以使用人臉識別,近距離可以使用虹膜識別,兩者無縫切換,兩者相互結合,更為可靠和安全。

同時,指紋識別成本低、效果好,使用方便,因此也能與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結合起來使用。例如:在辦公室開會,需要使用手機回覆信息,與其舉著手機做人臉和虹膜識別,還不如直接指紋解鎖來得方便;但如果正在處理一份大額交易,舉起手機、抬頭識別就更能保證安全性。

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應該是一個識別技術多模態發展的局面,人臉將成為基礎採集項,指紋和虹膜是可選項,根據不同的場景選擇不同的搭配。無論是學術界還是工業界,大家都希望從用戶完全配合,慢慢到中間狀態的無感配合,最後終極目標是對完全不配合用戶的準確識別,達到無感知識別的效果。

生物識別技術發展的背面 隱私與安全不可忽視

當諸如指紋識別、臉部識別等工具開始普及,人們的擔憂也在同步升溫。首先一點,這些新技術一定能將黑客擋在門外嗎?

最近,三星的人臉識別技術被曝出相當容易被攻破,只要在鏡頭前放一張手機主人的照片,就能騙過採用生物識別的S8 手機。三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有多種方式可供用戶解鎖手機,而面部識別只能用於解鎖S8,不能用於“打開三星支付或加密文件夾”。

聲紋識別同樣存在一定風險。今年4月,就有一家加拿大蒙特利爾的人工智能創業公司宣稱開發了一款語音合成工具,只需要最短60秒的錄音,即可“複製任何人的聲音”。儘管團隊的動機是改進語音合成技術,但這款軟件的出現可以說明,基於語音的身份鑑別系統,並不如想象中那樣萬無一失。

與此同時,生物識別技術也很容易陷入“侵犯隱私”問題的泥潭。以虹膜識別技術為例,在傳統的指紋採集過程中,指紋的收集是接觸式的,就是說必須把手指按在一個傳感器上持續幾次,才能收集到有效的指紋信息。而在虹膜數據採集時,紅外線傳感器可以在1到2米的距離上迅速掃描眼睛,幾分之一秒內就可以記錄下虹膜信息,採集對象有可能完全不知情。

收集到的生物信息都是加密而且離線存儲,但如果發生未經同意就隱蔽收集虹膜信息的情況,我們或許就應該思考一下:電影《少數派報告》中,街上的廣告牌看了人一眼就會推送定製的廣告,甚至一旦身份信息洩露,只能“換眼保命”等會否真的成為現實?

不難發現,無論從發展的時間,還是應用成熟度的角度,生物識別技術離成熟還有著一定的距離。不同的識別方式各有優勢,也有不容忽視的缺點,在不同環境、條件和場景下可以發揮不同的作用。因此,目前階段來說,通過採取多種生物特徵綜合的核驗方式,應該是比較合理的解決方式,而技術發展的同時,堅守信息安全與用戶隱私將是不可逾越的底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