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五」從溫縣走出來的“973項目首席科學家”——郭東明!

溫縣又稱“院士之鄉”,從這裡走出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同保,董作賓、王夢恕、王光遠、郭東明、張統一6位院士。這一美譽給歷史悠久、人文厚重的溫縣再添加亮麗的新名片!

今天帶大家認識一下從溫縣走出來的“973項目首席科學家”--郭東明!

「專題五」從溫縣走出來的“973項目首席科學家”——郭東明!

郭東明,男,1959年出生,河南省溫縣黃莊鎮徐呂村人,1982年2月在大連工學院機械工程系機械製造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1984年12月在大連工學院機械工程系機械製造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1992年3月獲得大連理工大學機械製造專業工學博士學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03年),2009年1月14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

現任大連理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大連理工大學現代製造技術科研創新團隊負責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教育部高等學校工程訓練教學委員會主任委員。

「專題五」從溫縣走出來的“973項目首席科學家”——郭東明!

“973項目”是什麼呢?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旨在解決國家戰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學問題,以及對人類認識世界將會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學前沿問題,堅持“面向戰略需求,聚焦科學目標,造就將帥人才,攀登科學高峰,實現重點突破,服務長遠發展”的指導思想,堅持“指南引導,單位申報,專家評審,政府決策”的立項方式,以原始性創新作為遴選項目的重要標準,堅持“擇需、擇重、擇優”和“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堅持項目、人才、基地的密切結合,面向前沿高科技戰略領域超前部署基礎研究。

「專題五」從溫縣走出來的“973項目首席科學家”——郭東明!

學歷經歷:

1984年教授,1995年3月被評為博士生導師。1995年赴日本中央大學進行三個月的合作研究,並被聘為客座教授,1998年赴美國Oregon Graduate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學習和訪問三個月。

2000年5月-2001年5月應邀赴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擔任教授,進行一年的學術研究。1996-1998年任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系系主任,1998年至2002年任機械工程學院院長。2002年1月任大連理工大學副校長。 2011年12月任大連理工大學常務副校長。

2001年3月,被選拔為遼寧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002年,被選拔為遼寧省高校撥尖人才;2003年,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基金獲得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04年,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11年12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3年4月,當選為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學校工程訓練教學委員會主任委員。2014年2月至今,任大連理工大學校長。

「專題五」從溫縣走出來的“973項目首席科學家”——郭東明!

學術職務: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遼寧省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重慶大學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遼寧省學位評定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科技委工程學部委員;遼寧省留學歸國博士聯合會副主席。《機械工程學報》、《工業工程》等雜誌編委,《中國機械工程》雜誌編委會副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機械學科專家評審組成員

「專題五」從溫縣走出來的“973項目首席科學家”——郭東明!

研究領域:

1、機械特種加工及精密加工技術

2、計算機輔助測試、設計與製造

3、數字化設計製造。

「專題五」從溫縣走出來的“973項目首席科學家”——郭東明!

主持項目:

1、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精密及超精密加工”。

2、國家自然科學重大基金項目“先進電子製造技術中的重要科學問題”(1600萬元)的子課題(52090101)“超精拋光中的納米粒子行為和化學作用及平整化原理與技術”。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0275018),“理想材料零件數字化設計理論研究”。

4、航天“十五”預研項目,天線罩電厚度精密測試與修磨技術。

5、航天科工集團項目,天線罩強度測試技術。

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基金項目(59935110),面向快速製造的特種加工理論與技術基礎。

7、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項目,大型複雜形面硬脆材料工件精密測試和磨削技術。

8、航天工業總公司重點攻關項目,硬脆材料複雜型面天線罩精密修磨和測試技術研究。

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9975016),基於視覺的自由曲面快速測量技術的研究。

10、航天工業總公司攻關項目,天線罩幾何厚度及外廓形測量儀。

1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9775065),微型及小型柔性機械結構的設計與製造技術研究。

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9475070),實變場控制電化學機械精密加工動態理論與技術。

1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電場控制電解珩磨去除規律、動態特性及控制技術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