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們最不浪漫的旅行,是陪著一個太自我的男人過一生

最近看了芒果臺的新綜藝《妻子的浪漫旅行》,還以為又是一檔明星夫妻真人秀。

但看完一期之後發現,是妻子們丟下丈夫,和女同胞們去旅行。而丈夫們留在觀察室裡,看妻子們住在大別墅裡,過著嚮往的生活。

節目一開始,陳小春、張傑、包子都在說妻子辛苦了,這次離開家的單獨旅行是放鬆的機會,是對她辛勤付出的補償。

唯有郭曉冬說:她這次離開家,是一個很好的鍛鍊的機會

妻子們最不浪漫的旅行,是陪著一個太自我的男人過一生

What?鍛鍊?給妻子一個鍛鍊的機會?OK,東哥,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般在一段關係裡,除了開玩笑,只有長輩,才能語重心長地對另一個人說出“給你一個鍛鍊的機會”。可以想象,郭曉冬和程莉莎,在他們的夫妻關係中,地位肯定是不平等的。

果不其然,看了一期《妻子的旅行》,發現程莉莎簡直代表了那些在婚姻中“失去話語權”的,完全被忽視的女性。

睡衣全部都是直男喜歡的蕾絲,老公從來沒有拿過家裡的鑰匙,參加這個節目是第一次自己出門旅行,更可怕的是,郭曉東還給她規定了不能穿超過膝蓋的短裙。

妻子們最不浪漫的旅行,是陪著一個太自我的男人過一生

妻子們最不浪漫的旅行,是陪著一個太自我的男人過一生

丈夫只關注自己的感受,不在意妻子的情感需求

Better更好學院導師王徹老師曾經在我們的課程中討論過,中國式愛情對西方愛情模式的參考,討論來討論去,我們不難發現,講究兩性平等的新時代婚姻制度實行並沒有太長久,其實傳統式中國婚姻依然帶有“男權社會”的影子。

“男權社會”倒映在婚姻中,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婚姻中丈夫的“自我”要明顯高於妻子的“自我”。

一方過度自私,對另一方的付出熟視無睹,或者認為理所當然,妻子作為地位較低的一方,在漫長的婚姻中被逐步軟埋。

《妻子的旅行》中,郭曉冬和程莉莎的婚姻,就是典型的這種不平等婚姻。

妻子們最不浪漫的旅行,是陪著一個太自我的男人過一生

第一輪丈夫發言向大家介紹自己妻子的時候,郭曉冬說妻子“優雅獨立”,並強調“讓我內心很踏實”。此處“我”是重音。

心理學家李玫瑾,在做客《圓桌派》時,和大家討論渣男的時候說過:

“如果一個男人講話的時候,強調“我”,說明這個人是一個非常在意自我感受,雖不能斷定是渣男,但肯定是個自私的人。”

果然,後面有一段播放妻子程莉莎去接郭曉冬。隔著遠遠的距離,郭曉冬就示意程莉莎回家。哪怕程莉莎的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程莉莎是想郭曉冬給他一個親密的回應。

但是郭曉冬連一個溫暖的笑容都沒有,沒有任何主動的肢體接觸,就算到了保姆車上,郭曉冬也一直忽視程莉莎的頻頻暗示,從表情、態度、甚至身體,都在逃避。

妻子們最不浪漫的旅行,是陪著一個太自我的男人過一生

演播間,郭曉冬為自己辯解,是在外人面前沒必要那麼親密,說自己是“鋼鐵直男”。

拜託,不要侮辱鋼鐵直男了好嗎?陳小春也是被公認的鋼鐵直男啊,但是他卻和張傑一樣,貢獻哄妻寶典——老公要懂得接老婆發射過來的暗號。

郭曉冬果真是那種只在乎自己感受的人,完全忽視妻子程莉莎的心理需求。

對著郭曉冬這種沒有回應的老公,可不得獨立嘛。

王菲唱過:“沒有人保護,才需要自我保護。”

沒有哪個妻子,會希望被老公誇獨立,會被默認為沒有情感需求,一個掛著“獨立”標籤的妻子,預示著她背後有一位失職的丈夫,並且這種失職,更多的是感情層面的失職。

妻子們最不浪漫的旅行,是陪著一個太自我的男人過一生

妻子們最不浪漫的旅行,是陪著一個太自我的男人過一生

習慣以自己的得失為標準,看不到對方做出的犧牲

姚晨在星空演講時說:總有人問我,你是怎麼平衡家庭與事業的。但為什麼沒有人問我先生同樣的問題呢?臺灣著名女主持陶晶瑩有一次說起女人關於家庭和事業的取捨時,也忍不住哭了。

女人既要照顧家庭,又要有自己的事業,才是一個好妻子好母親,但一個男人,只要按部就班地工作,回來逗逗孩子,就是一個好丈夫好爸爸。

如果真的放棄事業選擇家庭,且不說未來她的孩子會不會認為“媽媽是個沒用的家庭婦女”,就看眼前,如郭曉冬之言:“她從不抱怨,不說理想,我還以為她真的沒有理想。”

女人為了家庭,把夢想封存起來放在角落,生孩子又讓女人身體很虛弱。應付日常的雞毛蒜皮已經讓女人勞累不堪,很多丈夫早就忘記了,原來女人也有夢想。

有人說,程莉莎想要的太多,她既遵循了舊的那一套家庭觀,想要相夫教子,但又想做新時代的職業女性,想有自己的事業。你不能兩種都要,只能選一種,選了一種放棄另一種,就不會那麼痛苦。

妻子們最不浪漫的旅行,是陪著一個太自我的男人過一生

其實,這並不是女人想要太多的問題,女人也和男人一樣,擁有平等的就業權利,只是在進入家庭的時候,很多女性,被迫割捨了自己的另一個選項。

對於程莉莎來說,郭曉冬需要一個怎樣的女人,她就得去扮演那樣的一個女人,她的生活,完全以郭曉冬的需求為標準,她是一個完美的妻子,但是她並不是她自己。

更可悲的是,有時候,妻子的這種付出,還要反覆去提醒丈夫,丈夫才能夠意識到,因為他們早已經習慣了,按照自己的得失,去要求對方,他們自己,才是這場婚姻中的王。

妻子們最不浪漫的旅行,是陪著一個太自我的男人過一生

妻子們最不浪漫的旅行,是陪著一個太自我的男人過一生

被功能化的妻子,不過是丈夫生活中的普通角色

程莉莎在別墅和穎兒一起的時候,說自己從來不吃垃圾食品,但是嚐了一口竟然特別開心起來,這個細節特別讓我心疼。因為我太能體會,被一個封建傳統的丈夫管束的體會。

妻子們最不浪漫的旅行,是陪著一個太自我的男人過一生

這就不敢理解郭曉冬一開始就說,“給她一個鍛鍊的機會”,以一種長輩的口吻,對妻子講話的語氣,暗合著父母對孩子講話的態度,“我管你是為你好”。

在節目裡,郭曉冬說程莉莎總是給自己安排好行李,十年如一日的接機,總是親自守在乘客出口,等著他出現。這次上節目是十一年來第一次單獨出行,並以長裙示人,現代人的婚姻做到這一步,郭曉東的自私,如此可見一斑。

妻子們最不浪漫的旅行,是陪著一個太自我的男人過一生

日劇《晝顏》中的利佳子曾經抱怨自己的丈夫說,男人只知道把女人當冰箱,但是從來不記得保養。

利佳子和程莉莎一樣,有一個能幹的丈夫,可以保障自己的妻子衣食無憂,出門就可以刷老公的副卡,可是妻子,卻不能有自己的任何想法。

利佳子忍受不了老公的控制和婚姻的壓抑,最終離家出走,可是最後,又不得不因為錢的原因,回到老公身邊,而老公接受她再次回來的理由,不過是因為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男人或許意識不到,這種婚姻家庭的分工模式,如果沒有及時的感情溝通來做潤滑,那麼妻子的存在,就日益的功能化,久而久之,成為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很多人的婚姻破裂,也只因為這個原因。

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的親密關係,需要在親密關係中獲得安全感、陪伴,和知己的感覺,這種互動式雙向的。

我們可以在婚姻中保持自我,但是我們不能夠在婚姻中太過自私,如果一方的滿足以另一方的過度犧牲為代價,那麼這樣的婚姻不僅不會持久,也不會幸福。

妻子們最不浪漫的旅行,是陪著一個太自我的男人過一生

妻子們最不浪漫的旅行,是陪著一個太自我的男人過一生

改善相處模式,任何時候都不晚

婚姻中最大的不幸:婆婆越位,丈夫缺位,妻子錯位。

從郭曉冬和程莉莎的婚姻模式中,目前還看不到婆婆的越位,但已經顯現出丈夫缺乏對妻子的體諒,妻子呢,也已經把自己定位在 “新的老孃”在位置上,對丈夫唯命之從,對家務一手包辦。

在原來的相處模式裡,郭曉冬似乎還沒有覺察到妻子的不滿。但是通過這次節目,妻子離開了家庭和丈夫,面對同是女性,同樣擁有生育經歷的妻子們,更容易發現自己婚姻中的問題。

程莉莎發微博控訴郭曉東,向網友討個說法,其實也是突然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麼下去。

妻子們最不浪漫的旅行,是陪著一個太自我的男人過一生

如果你也覺得自己在婚姻中是被忽視的那一方,如果你的婚姻,完全建立在對方的自我和自私之上,那麼我們又該如何改善呢?

1.在親密中樹立起自己的邊界和平等意識

即使是親密如伴侶,我們也不能全完放棄自己,有些原則,你必須帶到婚姻中去,只有這樣,不管你在哪一種婚姻狀態中,都可以過好自己的生活。

此外,我們在婚姻中還必須建立起平等意識,愛的更多的那一方值得被感謝更多,而不是因為他們付出過多,他們就該被犧牲。

同樣是在節目中,陳小春和應採兒,總是愛互相拆臺,但陳小春在吐槽應採兒八卦、話癆的時候,還是一臉寵溺。

妻子們最不浪漫的旅行,是陪著一個太自我的男人過一生

他說,當應採兒說“不行”的時候,根本不會問那你覺得應該怎麼樣,直接就說那按你的來。不是像郭曉冬那樣的逃避或放棄的態度,而是陳小春很懂得倆人平等關係中的你來我往。

2.懂得看對方的臉色,懂得把握節奏。

付辛博和穎兒之間,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當穎兒去廚房纏著老公索吻的時候,付辛博開玩笑說,你走開。但是他隨即便在演播室解釋:這句話要看臉色,如果她高興的時候能說說,要是看著臉色變了,馬上要反過來纏著老婆哄。

妻子們最不浪漫的旅行,是陪著一個太自我的男人過一生

3.保持隨時可以為對方調整自己的意願

穎兒不會打遊戲,但是會陪著付辛博玩手柄街機;

張傑因為謝娜抱怨了一句“你們怎麼都走了”,從此以後,總是等謝娜上廁所出來一起走。

雖然都是小的細節,但是可以看出來張傑很在乎謝娜,有一種我隨時可以調整我自己來讓你更幸福的意願。

妻子們最不浪漫的旅行,是陪著一個太自我的男人過一生

而這種願意為另一半改變的意願,是雙向的。

郭曉東說自己從小在閉塞的農村長大,所以才會對程莉莎有這麼多的要求,程莉莎顯然是愛郭曉東,所以才如此的隱忍,但是郭曉東,也因該有主動改變自己的意識。

兩個人在一起,不是誰要犧牲誰,而是要一起變成更好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