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是一種修行,5本讓家長受教的書

我們生而為人,大家都是第一次。在我們的生活中也不斷的經歷著各種各樣的第一次,其中絕大多數人是逃不脫做“父母”這一行列的。我們初為父母時,難免迷茫、彷徨甚至心力交瘁,所以才常有人說做父母是一種修行,而有的人修的好,有的人修的一般。今天,好學家就為大家推薦5本讓家長們成長的書,去把修行煉的爐火純青。

做父母是一種修行,5本讓家長受教的書

第一本《孩子:挑戰》【美】魯道夫·德雷克斯 / 【美】薇姬·索爾茲

如果你的孩子調皮搗蛋,讓你暴跳如雷,事後你採取的方式是懲罰,就會發現往往孩子只是當下憋著氣忍下,過不了多久就會再犯。另一種是孩子做好了某件事,你獎勵他禮物或金錢,之後就會發現叫孩子做什麼事他總是慢慢吞吞的,甚至回頭對你大吼“憑什麼?”看完這本書,就會讓你擺脫“懲罰”與“獎賞”的誤解。家長與孩子的關係應該是相互平等與尊重的,就好比,孩子分擔家務活兒是因為他們是家庭的一份子,需要對家庭做出貢獻。他們得到零用錢,這些零用錢屬於他們,他們有完全的支配權,而家務活和零用錢之間不應該有任何關聯,因為他們共享家庭利益,這是通過貢獻和合作獲得歸屬感的天性。

做父母是一種修行,5本讓家長受教的書

第二本《遊戲力》【美】勞倫斯▪科恩博士

這是顛覆很多家長教育觀念的一本書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孩子的各種小事喋喋不休的教導,可不管你說了多少遍要帶飯盒、飯盒、飯盒最後他還是忘了。這本書就告訴你,與其“說給孩子聽”不如“演給孩子看”當你的孩子突然情緒低落,怎麼都不願意跟你說話時,你不妨放下不斷的詢問,而是大喊一聲“今天上班好累呀”然後靠在孩子身上,將孩子當成一個枕頭,肢體上的接觸更容易讓孩子打開心扉。

做父母是一種修行,5本讓家長受教的書

第三本《孩子,把你的手給我》【美】海姆·G·吉諾特

暢銷美國500多萬冊的教子經典,以31種語言暢銷全世界,徹底改變父母與孩子溝通方式的鉅著。本書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裡高居美國各大圖書排行榜榜首,並陸續被翻譯成31種語言暢銷很多國家。如果說在父母與孩子的教育方面有什麼經典著作的話,那麼,首屈一指的就是吉諾特博士的這本著作——它徹底改變了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在這個領域,這是一本革命性的著作。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可為一個品質高潔的人,一個有著憐憫心,敢於承擔和義務的人,一個有勇氣、充滿活力、正直的人。光有愛是不夠的,洞察力也不足以勝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獲得並使用這些技巧就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做父母是一種修行,5本讓家長受教的書

第四本《童年的秘密》【意】瑪麗亞·蒙臺梭利

《童年的秘密》詳盡地告訴父母,兒童的成長有著其內在的精神驅動和規律,兒童的成長需要依靠他們自身不斷的有意識的、自主的、獨立的與外界環境進行活動(書中稱為工作)來獲得。比如孩子反反覆覆的去開門關門,不斷的擰開瓶蓋,將所有的東西都要倒出來看一遍,其實他們是在自我探索和認知。成人如果想促進兒童成長,最重要的是給他們創造一個充滿愛的安全的環境,尊重並理解孩子的行為,對他們的行為儘量做最少的限制和“指導”。兒童自然會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該如何做。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他會逐漸成長起來。

做父母是一種修行,5本讓家長受教的書

第五本《孩子你慢慢來》【中國臺灣】龍應臺

好學家記得自己小時候做過的一件事,那時第一次學煮飯,在洗米的時候我總想把米洗的乾乾淨淨就來回搗騰,媽媽這時在樓上大聲說到:“洗什麼洗那麼久,洗個米都不會嗎?”。看吧,明明我才第一次弄,我也有自己的想法,可是我老媽不給我機會讓我慢慢來。而在這本書中,龍應臺寫自己做母親的體驗,寫對育兒的思索……不是說教,而是一位母親的娓娓道來。但這位母親卻與我們有些不同,她沒有著急給孩子報早教班,沒有忙著選舞蹈、繪畫等老師……她只是安靜溫柔地陪在孩子的身邊,看孩子專心地做每件事。並且她真誠地說願意等上一輩子,讓孩子從容地把蝴蝶結紮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