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致力於銳意改革的趙武靈王,為何最後被活活餓死

一生致力於銳意改革的趙武靈王,為何最後被活活餓死

趙武靈王

趙雍(約公元前340年—前295年),即趙武靈王,嬴姓,趙國人,趙氏,名雍,趙國第六任君王。他是建立華夏騎兵軍團的先驅者,一生致力於變法革新。被梁啟超稱之為“黃帝之後第一偉人”,雖然有些拔高,但也充分說明他的歷史影響力之深遠。

公元前326年,趙肅侯去世,年僅15歲的太子趙雍繼位。魏惠王立即聯合楚、秦、燕、齊四國,趕到趙國奔喪,他們名義上是參加趙肅候的葬禮,實際謀圖不軌。他們率領各路精兵,想趁接位的新君年幼之際,虎視眈眈的伺機分解趙國。

一生致力於銳意改革的趙武靈王,為何最後被活活餓死

趙國位置

趙雍出人意料的劍走偏鋒,用別人意想不到的方式順利的化解了眼前的危機。他沉著冷靜地做好了兩手準備,一是做好隨時開戰的準備;與此同時又在暗中採取了分解五國聯軍的做法。他用重金賄賂越王無疆,使之攻楚,楚國的注意力被轉移到了它的老對手越國身上;賄賂樓煩王攻打燕國,使燕國不得不撤軍回國;接著挑撥秦、魏、齊三國關係,最後用眼花繚亂的手法令五國聯軍瓦解,不戰而屈人之兵!

如此謀略,在一個15歲的少年手上完成,令人驚歎不已。他步入政壇的第一次亮相,就給人一個十分驚豔的感覺。

一生致力於銳意改革的趙武靈王,為何最後被活活餓死

戰車

下面進行的“胡服騎射”這一舉動,真正奠定了他是一個推陳出新、勇於實踐的偉大改革家的歷史地位。

趙國的地理位置,東北同東胡相接,北邊與匈奴為鄰,西北與林胡、樓煩為界。這些部落都是以遊牧為生,長於騎馬射箭,他們常以騎兵進犯趙國邊境。

中原地區自古以來都是推崇戰車,一個國家有多少輛戰車代表著這個國家的實力,所以常用千乘之國、萬乘之國來形容這個國家的強大。但趙國與林胡、樓煩、東胡、義渠、空同、中山等遊牧民族的戰爭中,胡人穿窄袖短襖,生活起居和狩獵作戰都比較方便;作戰時用騎兵、弓箭,與中原的兵車、長矛相比,具有更大的靈活機動性。

一生致力於銳意改革的趙武靈王,為何最後被活活餓死

胡服騎射

看到少數民族這些作戰特點,趙武靈王很羨慕,十分感觸的對手下說:“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來如飛鳥,去如絕弦,是當之無愧的快速反應部隊,帶著這樣的部隊馳騁疆場哪有不取勝的道理。”他認為用騎射改裝軍隊是一條有效的強兵之路。因此,為了富國強兵,決心取胡人之長補中原之短。

但是“胡服騎射”的命令還沒有下達,就遭到邯鄲許多皇親國戚的反對。其叔父公子成搬出古訓條“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 (《左傳註疏·定公十年》),稱“易古之道,逆人之心”,拒絕接受變法。

一生致力於銳意改革的趙武靈王,為何最後被活活餓死

爭論

趙武靈王則和這些守舊勢力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德才皆備的人做事都是根據實際情況而採取對策的,怎樣有利於國家的昌盛就怎樣去做。只要對富國強兵有利,何必拘泥於古人的舊法。”

武靈王自己首先穿起胡服來,又派專人去告訴他的叔父公子成,請他穿窄袖交領右衽的服裝。使臣回報公子成堅決不同意易服,武靈王便親自去說服公子成,這樣公子成也著新式服裝上朝。經過這次創新改革,趙國一躍成為當時除秦國外,軍事上最強大的國家。

趙國強大以後, 趙武靈王親率大軍進攻中山國,一路勢如破竹,南北夾攻,連取丹邱、華陽和鴟之塞。 到公元前296年,滅了中山王, 從此整個代道得以打通,趙國原來被分割開的兩塊國土,終於連為一體。

一生致力於銳意改革的趙武靈王,為何最後被活活餓死

滅中山國

有一次,為了一探秦國虛實,武靈王竟然假扮隨從深入秦國腹地實地勘測,秦宣太后發覺後,派兵狂追,趙雍一夥一路奔逃,差一點就當了俘虜。

一國君主親自當間諜,去敵國首都晃悠,在千鈞一髮之際順利逃脫,這是何等的膽識啊!這種傳奇故事讓人聽了不由得心潮澎湃。歸來之後,武靈王根據偵察到的情況制訂了入侵秦國的計劃,準備率一支精銳從秦趙邊界插入秦國腹地,從秦國後方攻擊咸陽。

過了千年之後,一位俄羅斯叫彼得的皇帝,為了使自己統治的國家變得強大,以工人學徒身份遠赴荷蘭學習,是否受了趙武靈王易容化妝到敵國刺探敵情的啟發呢?

前幾次的大膽決策和行動,都有驚無險地取得了良好效果。一生都在不斷探索,也是好大喜功的趙武靈王,又開始了一次更為前無古人的努力探索。

一生致力於銳意改革的趙武靈王,為何最後被活活餓死

趙惠文王

公元前299年,趙武靈王的腦子突然閃現出一個大膽的念頭——他要在趙國實行二元政治的權力結構,傳位於次子太子何,就是後來的趙惠文王,他自稱為主父。

這樣做的初心,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負責國內的政治和軍事,自己則全心專注於和周圍諸國的軍事外交鬥爭。應該說他這個時候的想法,是相當超前的。他看到以往王室在舊王死後,王子們爭奪王位的慘狀,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們也變成這樣,他要在自己有生之年培養新王,讓趙國的新舊交替能夠和平過渡。

一生致力於銳意改革的趙武靈王,為何最後被活活餓死

匈奴騎兵

趙惠文王心胸寬廣、善於納諫,因此贏得了趙國許多大臣的擁護和支持,短短几年時間,就掌握了實權,趙國這輛戰車在他的指揮下開始有序前行。

這樣的局面並沒有維持多久,趙主父聰明的大腦又產生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念頭,就是把目前的趙國一劈兩半,分別由兩個兒子一人來管理一個國家,互相制衡,而自己好在上面進行統御。

他找來趙惠文王,為長子廢太子章討要幾塊封地,但不曾想遭到了堅決的拒絕。因為他的這番設想嚴重違背了政權構建的基本規律,有促成趙國分裂,醞釀內戰的危險,在兼併戰爭風潮湧動的戰國時代,無論趙國貴族還是平民根本不可能接受。

看到自己的要求被拒絕了,於是又想出一個託詞,說自己要選一塊墓地,地點就在沙丘。 他們計劃到時對趙王何進行“逼宮”。趙王何找不出拒絕的理由,於是父子三人就一起去選墓址去了。

一生致力於銳意改革的趙武靈王,為何最後被活活餓死

趙武靈王

到了沙丘以後,廢太子章的謀臣田不禮出謀,正好趁此機會殺掉趙王何,接管朝政。於是他們就以趙武靈王的名義請趙王何去主父宮商議國事。

趙惠文王的心腹大臣肥義很謹慎,沒有讓趙王何以身涉險,自告奮勇的說自己先去試一試水,若是自己回不來,就說明廢太子章謀反了,那麼趙王就馬上聯繫公子成和李兌勤王。

肥義到了主父宮,主父並沒有露面,只看見了廢太子章和田不禮,他隨即被這兩人給殺害了。

趙王何那頭見肥義沒有回來, 馬上調動自己的軍隊,包圍了主父宮。於是,一場親兄弟之間的權力大戰,就在主父宮外展開了。後來公子成和李兌也趕到沙丘,並加入了戰鬥。

廢太子章這夥人不敵,就退到主父宮裡面,但李兌等人硬著頭皮衝了進去,控制住趙武靈王,強行殺死廢太子章。

他們不敢擔負殺主父的罪名,只好守住主父宮,不讓主父出來。

李兌命士兵們向宮殿裡喊話,讓宮裡人趕快出來,後出來的人滅族。宮中的侍衛、僕人爭先恐後逃出宮去,偌大的宮殿只剩趙主父孤零零一個人。

一生致力於銳意改革的趙武靈王,為何最後被活活餓死

沙丘之變

趙主父不相信自己從小寵愛,一手扶上君位的公子何會不來看望自己,他為這個兒子放棄君位,費盡心血,他會忍心眼睜睜看著自己死?

但事實是殘酷的。一天又一天過去,除了鐵衣甲兵外沒有一個人來。趙主父不死心,他要等下去。天長日久,宮裡的食物吃完。叱吒風雲的趙主父只得上樹掏鳥窩,渴望從那裡找到幾隻雛鳥充飢。

三個月過去,餓得奄奄一息的主父再也找不到一隻小鳥。夜色降臨,宮殿裡陰森的可怕。趙武靈王直到最後一刻,趙武靈王才明白,寶貝兒子不會來了。權力容不得感情,容不得親情,所有的親情在權力面前都將失去存在的意義。就這樣被活活餓死了。

等手下將消息告知趙王何時,他這時“才想起”被自己遺忘了三個月的君父來。痛哭一場之後,命令全國舉哀,厚葬了父親。

根據古代的諡法, 趙雍對外征伐、威強敵德,所以稱“武”,又由於自己在繼承人問題上的反覆造成了國家的內亂,但沒有實力大損,亂而不損,所以就叫“靈”。他的諡號“武靈”概括極其精準。

一生致力於銳意改革的趙武靈王,為何最後被活活餓死

沙丘宮

結語,趙武靈王悲慘結局的原因分析:

(一)趙武靈王有智慧,有權謀,膽子大,所以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但他恰恰也慘敗於這種大膽行動上,史稱“沙丘之亂”。

(二)如果說瓦解五國聯盟,說明趙武靈王有大智慧的話;那麼深入秦國刺探軍情,表明他不愧是一個孤膽英雄。

(三)一兩次的冒險成功,並不代表永遠都能成功。前幾次的冒險成功了,他自己有些飄飄然起來,後來希望建立更大的功勳,可惜違背了人類社會的基本規律,事情就變得一發而不可收拾。

(四)現在一個國家實行二元政治結構已經不稀奇了,但在兩千年前來說,是超乎常人想象的。所以,脫離現實條件的空想最後極易變成妄想。

(五)趙武靈王不光是試驗失敗,還搭上了性命,讓後人惋惜。重溫這段歷史,要讓後來者明白,人類社會的發展,有其固有的規律性,我們要尊重這個規律,才能取得成功,否則,就會陷入滅頂之災。

《呂氏春秋·先識覽》秦·呂不韋

《戰國策·趙策》

《史記》漢·司馬遷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