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壺真的有祕訣嗎?

很多人熱衷於養壺的討論,也人云亦云寫出千篇一律或者令人懵懂的養壺秘訣,我卻真的感覺不以為然。

紫砂壺是特指江蘇宜興的紫砂礦的泥料,經過採礦,破碎,篩選,陳腐,最後經過手工製作的壺。

紫砂壺起源於何時,還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但是目前比較統一的說法是明朝,傳說是供春製作的第一把壺。

紫砂壺因其特殊的構造,具有雙氣孔,所以泡茶沒有熟湯味,而且經宿不餿,所以在明代廢除團茶,推行散茶,也客觀的推動了紫砂藝術的發展。

然而,養壺一詞究竟是何時提出來的,有為什麼提出來,現在沒有人說的清,但是一把紫砂壺經過日積月累的使用,茶汁加上壺主人的長期把玩,的確可以讓一把紫砂壺變的溫潤如玉,所以很多人都把養壺變成了喝茶的一部分,甚至喝茶倒是其次,養壺成了重點。

很多人在養壺上挖空心思,什麼溼泡法,幹養法,其實,所有的方法都不重要,最最緊要的是我們養壺的目的是什麼?

就像我們收藏一把壺,不是為了喝茶,而是賣一個好價錢或者就是為了收藏而收藏,最後變成了人生的一個負擔。

養壺是在喝茶的過程中的一個自然的結果,品茶是目的,而在喝茶的過程中,養壺也是修身養性的一個手段,我們通過喝茶玩壺養壺,也是沉靜心靈,感悟人生,透過玩壺感受器物之美,從而把喝茶提高到精神愉悅的層面,這樣的養壺才是正確的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