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肥料不是“營養元素”!“作用”於土壤中


微生物肥料不是“營養元素”!“作用”於土壤中


1、微生物肥料不是“營養元素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對作物生長有益的“微生物群落”,而不是“營養元素”。這些有益的微生物施到土壤中後,能產生各種不同作用。有的微生物肥中的一些固氮菌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來源,其他多種溶磷、解鉀菌可以將土壤中難溶的磷、鉀分解出來,轉變為作物能夠吸收利用的速效磷、鉀化合物,使作物生長環境中的營養元素供應增加。同時,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生活、活動,可產生很多代謝產物或分泌物,這些分泌物對作物的生長有刺激作用。

總的來講,微生物菌肥的作用就是細菌的固定、分解、分泌作用,影響到土壤中的營養養分的變化。土壤中營養養分變化了,生長在土壤中的作物的生長情況當然也要變化。所以,微生物的作用是“作用”於土壤中、“反應”在作物上。如果土壤養分太低,微生物肥料(菌劑)也無回天之力,還得加施有機肥或化肥。

2、微生物肥料的功效

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微生物肥中的一些固氮菌,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來源,多種溶磷、解鉀菌可以將土壤中難溶的磷、鉀分解出來,轉變為作物能夠吸收利用的速效磷、鉀化合物,使作物生長環境中的營養元素供應增加。

減少病蟲害,增強作物的抗病能力。微生物肥料中的有益微生物在作物根系周圍大量生長繁殖,形成優勢菌群,佔據病原微生物的生存空間,阻擋了病原微生物對作物的侵害。其次,微生物所分泌的殺蟲抗菌類物質,具有一定的殺蟲抗菌作用。

促進生長,增加產量。使用微生物肥料後,微生物產生的如赤黴素、生長素和其他生理活性物質,促進了作物的生長髮育,特別是根系發育,發達的根系提高了作物養分吸收能力,使作物的生長髮育速度加快。

改善產品品質。由於微生物的活動,均衡了土壤中養分的供應,防止了作物對氮素肥料的過量吸收,蛋白質、糖分、維生素含量提高,硝酸鹽含量下降,作物品質明顯改善,口味好、保鮮時間延長。

減少汙染,改善生態環境。微生物肥有較好的肥效,能夠增強作物的抗病能力,使用微生物肥能夠減少30%的化肥用量,同時減少農藥用量,從而減少環境汙染,降低農藥殘留,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微生物肥料不是“營養元素”!“作用”於土壤中

3、施用微生物肥的注意事項

微生物肥料對土壤條件要求比較嚴格。肥料施入到土壤後,需要一個適應、生長、供養、繁殖的過程,一般15天后可以發揮作用,見到效果,而且長期均衡地供給作物營養。

微生物肥料適宜施用的時間是清晨和傍晚或無雨陰天,這樣可以避免陽光中的紫外線將微生物殺死。

微生物肥料應避免高溫乾旱條件下使用。施用微生物肥料時要注意溫、溼度的變化,在高溫乾旱條件下,微生物生存和繁殖會受到影響,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

微生物肥料不能長期泡在水中,在水田裡施用應乾溼灌溉,促進微生物活動。以好氣性微生物為主的產品,則儘量不要用在水田。嚴重乾旱的土壤會影響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微生物肥料適合的土壤含水量為50%-70%。

微生物肥料可以單獨施用,也可以與其他肥料混合施用。但微生物肥料應避免與未腐熟的農家肥混用。與未腐熟的有機肥混用,會因高溫殺死微生物,影響肥效。同時也要注意避免與過酸過鹼的肥料混合使用。

微生物肥料應避免與農藥同時使用。化學農藥都會不同程度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甚至殺死微生物。不能用拌過殺蟲劑、殺菌劑的工具裝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不宜久放,拆包後要及時施用,一次用完,包裝袋打開後,其他菌就可能侵入,使微生物菌群發生改變,影響其使用效果。

避免盲目施用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主要是提供有益的微生物群落,而不是以提供礦質營養養分為主,因此微生物肥料不可能完全代替常用肥料,其在肥沃的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上效果更好

微生物肥料不是“營養元素”!“作用”於土壤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