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鏡鑑」辦公室老祕,常常唸叨的三句話……

「領導鏡鑑」辦公室老秘,常常唸叨的三句話……

夙興夜寐、激情工作,是決定人生成敗的態度。態度決定一切,有什麼樣的態度,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同樣一件事情,以不同的態度對待,也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有的人遇到困難和挫折,選擇逃避、自暴自棄,萎靡不振、怨天尤人,甚至毀掉自己的事業、前程。有的人遇到困難和挫折,迎難而上、笑對困難、愈挫愈勇,最終實現人生價值,創造輝煌業績。1962年的蘭考,風沙、內澇、鹽鹼等自然災害非常嚴重,農業產量很低,群眾生活很苦。面對這樣的現實條件,焦裕祿同志沒有逃避。沒有退縮,而是鼓起了昂揚的鬥志,立下了“不改變蘭考面貌,決不離開這裡”的莊嚴承諾。120個晝夜、2500多公里、120個大隊,這是焦裕祿調查研究的足跡,50萬畝泡桐樹、12條防風林帶、20%森林覆蓋率,這是焦裕祿同志去世後為蘭考留下的寶貴財富。試想一下,如果焦裕祿沒有夙興夜寐、激情工作的精神,沒有直面挑戰、迎難而上的態度,任憑自然災害惡化、放任十幾萬群眾逃荒,60年代的蘭考,會發展成什麼樣子。當蘭考的泡桐被稱為“焦桐”,體現的是一名共產黨人最根本的人生價值,也必將成為我們終生學習、終身奮鬥的典範。

「領導鏡鑑」辦公室老秘,常常唸叨的三句話……

公而忘私、勤勉敬業,是通往事業巔峰的階梯。早起晚睡體現的是一種勤勉敬業的精神。古今中外,凡成大器者,無不是勤奮敬業之人,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眾所周知,曾國藩出了名的天分不高、天資愚鈍,“比賊笨”的故事廣為流傳。但就是這樣一個人,憑藉公而忘私、務求蹈實得作風,建湘軍、興洋務,最終成為近代有名的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被稱為“千古第一完人”。周恩來總理,之所以贏得了世人和全球範圍內的普遍尊敬和愛戴,與他勤勉敬業的精神是分不開的。據記載,周總理經年累月地每天工作在十八個小時以上,忙起來連軸轉,甚至經常是通宵不眠。1974年6月1日至1976年1月8日,在他生命最後的587天,總理找人約人談話二百二十七次,會見外賓五十六次,開會三十二次,看文字資料、批閱文件數不勝數。王健林、李嘉誠等人成為頂級富豪,也都得益於他們勤勉敬業、激情工作的精神。

「領導鏡鑑」辦公室老秘,常常唸叨的三句話……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衡量責任擔當的標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行百里者半九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作為黨員幹部來講,更需要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為己任,帶頭把責任擔在肩上,以任勞任怨、不計名利、無私忘我的胸襟,事事認真、處處較真,決不得過且過,決不當“甩手掌櫃”。把工作抓在手上,沉下心來、撲下身子,把馬上就辦、辦就辦好作為基本工作準則,決不虎頭蛇尾、應付了事,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義。把感恩記在心上,堅持從大局出發、以工作為重,把兢兢業業、殫精竭慮的精神貫穿於各項工作之中,在默默奉獻中實現自身價值,用一腔熱血、一番成績回報組織的培養。

「領導鏡鑑」辦公室老秘,常常唸叨的三句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