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不正能順產嗎?如何糾正?

相信準媽媽們或多或少都知道胎位是怎麼一回事,準媽媽們每次做例行孕檢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哪一項指標出現異常,胎位不正是準媽媽們最常見到的情況,由於關係到寶寶將來能否安全順產,所以讓不少準媽媽們心慌意亂,到底胎位不正是什麼原因呢,又該如何糾正?胎位不能正還能順產嗎?


胎位不正能順產嗎?如何糾正?


導致胎位不正的原因有哪些?

1、孕婦的羊水過多,使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範圍過大,胎兒能夠自由的在更加廣闊的空間內活動,活動過大時就會影響到胎位,使胎位變得寬鬆。

2、多胎、羊水過少等,本來可以孕育一胎的子宮,現在因為多胎或者羊水過少等原因就會造成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範圍過小,活動不方便,無法正常活動從而發生擁擠導致胎位不正。

3、骨盆狹窄、前置胎盤、巨大胎兒等,使胎頭銜接受阻。無法使胎頭有良好的位置,發生擠壓等,使胎位不正。

4、產婦腹壁鬆弛,腹壁鬆弛會造成腹肌對子宮失去支撐,沒有彈性,變得鬆弛從而導致胎位不正。

5、胎兒畸形、子宮畸形等

造成子宮腔的空間發生變化,從而使得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範圍發生變化,從而引起了胎位不正的現象。

胎位不正的糾正方法:

通常,在孕7個月前發現的胎位不正,只要加強觀察即可。因為在妊娠30周前,胎兒相對子宮來說還小,而且母親宮內羊水較多,胎兒有活動的餘地,會自行糾正胎位,在孕30周後大多能自然轉為“頭位”。然而一般而言,若在妊娠30-34周還是胎位不正時,就需要矯正了。

具體的矯正方法如下:

1. 膝胸臥位操糾正

孕婦排空膀胱,鬆解腰帶,在硬板床上,俯撐,膝著床,臀部高舉,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儘量接近床面。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堅持2分鐘,重複動作5~10分鐘,連續做1周。然後去醫院複查。

2. 橋式臥法糾正

孕婦仰臥在床上,頭枕在手臂上;

將腰隆起,下面墊上靠枕或枕頭,使臀部抬高30~50釐米,建議每天做一次,每次10~15分鐘。注意:患婦不宜久坐久臥,要增加諸如散步,揉腹,轉腰等輕柔的活動。

3. 醫生為孕婦施行“轉向” 如果在孕32周-34周時,胎兒仍未轉向,醫生就要考慮為孕婦實行外轉胎位術,讓胎兒翻轉,使孕婦能順利分娩。值得注意的是,外轉胎位術有一定的風險性。操作時,會導致臍帶纏繞或胎盤早剝。因此,在科學技術發達、有條件做剖宮產的地區,這個方法並不流行。

4. 胎位不正的針灸治療法 針對胎位不正,我國有針灸治療的成功先例。用針刺至陰穴,治療胎位不正,每日1次,每次l5~20分鐘,5次為一療程,適用於婦科檢查診斷為臀位、橫位、斜位的孕婦。

準媽媽在30周以前出現胎位不正先不要緊張,因為胎位的變化與孕期有著密切的聯繫,這段期間胎兒的個體還沒有完全長大,活動的空間也一時一個變化,胎位不固定也正常,只需按時做產檢密切觀察就可以了。等過了30周以後,尤其在30~32周這半個月內,如果依然存在胎位不正的情況,最適合做糾正操,另外一切以醫學檢查為參照標準。

胎位不正還能順產嗎?

胎位不正可提前在醫生的輔助下調整,如果不能調整的要儘量選擇剖腹產,臀位經產婦可酌情考慮順產。

不過,當胎位為臀位時,自然生產危險性會提高,比起胎兒身體的其它部位,胎兒頭部是身體最大且最硬的部位,當頭產式時,胎頭首先會產出,胎兒的其它部位就容易隨著產道產出,當為臀產位時,身體會先產出,因為胎兒身體無法讓子宮頸撐開到讓胎頭出來,所以胎頭要產出就會困難許多。


胎位不正能順產嗎?如何糾正?


當然也不必太擔心啦,發現胎兒胎位不正時,醫生會跟孕婦商量如何選擇最佳的生產方式,如果經過調整,胎兒轉為頭位,自然生產方式是首選,如果調整不回來,可能選擇剖腹產較為安全,醫生會分析利弊,讓母親、家屬及醫生共同做出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