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武俠大師蕭逸:《甘十九妹》《七道彩虹》浮在腦海


悼念武俠大師蕭逸:《甘十九妹》《七道彩虹》浮在腦海

著名武俠作家蕭逸於2018年11月19日8:45因肺癌晚期,醫治無效去世,享年83歲。曾著有《鐵雁霜翎》、《飲馬流花河》、《甘十九妹》、《長劍相思》等多部武俠小說並被多次改編成影視化作品。與金庸有“南金北蕭”之說。


悼念武俠大師蕭逸:《甘十九妹》《七道彩虹》浮在腦海

蕭敬人,筆名蕭逸。祖籍山東菏澤,1936年出生於北京,抗戰時期移居重慶,1949年隨家遷居臺灣。其父蕭之楚為著名軍閥,國民黨抗日名將。蕭逸少年時愛好文學,早在初中二年級就發表過短篇小說《黃牛》。並向臺灣較有影響的《野風》,《半月文藝》等雜誌投稿。他於臺北建國中學畢業後,入海軍軍官學校就讀。兩年後因志趣不合,退學在家,時年僅二十三歲。

1960年開始撰寫武俠小說《鐵雁霜翎》。1961年入中原理工學院化學系就讀。此後三年一直利用課餘時間撰寫武俠小說,因作品暢銷,海內外報刊雜誌索稿頗多,故中途輟學專事寫作。32年來筆耕不輟,為港臺武俠小說界唯一未從事過第二個職業的專職武俠作者。1977年舉家遷美,現己定居洛杉磯。蕭逸的著述體裁,題材均較為廣泛。其中雜文專欄最多,計近千篇。

悼念武俠大師蕭逸:《甘十九妹》《七道彩虹》浮在腦海

自1970年起他被聘為臺北市中國電視公司的劇本編劇。因而他曾撰過約15集的電視劇本,內容包括文藝,偵探,武俠,歷史古裝文藝,神怪故事等,不一而足。除此之外,他的散文作品亦達數百篇之多。蕭逸認為自己的五部代表作品為《七道彩虹》(七部獨立的中篇),《含情看劍》,《馬鳴風蕭蕭》,《甘十九妹》,《笑解金刀》。

蕭逸經年筆耕,但愛好和興趣亦十分廣泛,除了讀書,寫作,他最大的樂趣便是旅遊。每年他都要外出幾次,足跡遍及歐、美、亞、非諸大陸,對豐富他的人生體驗頗有裨益。作為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他對於易經,老莊,星相,命相,堪輿等頗具生命哲理的學說極有鑽研的興趣。蕭逸和夫人於1964年結婚,擁有幸福美滿的婚姻和家庭生活,現已退休,安享天倫之樂。三位公子蕭培宇,蕭培寰,蕭培倫都各自學有所成,定居在美國,活躍於中美兩地。


悼念武俠大師蕭逸:《甘十九妹》《七道彩虹》浮在腦海


蕭逸的武俠小說創作,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60年代,作者30歲以前發表的《鐵雁霜翎》、《七禽掌》等11部作品。受30年代武俠小說家“情俠”王度廬影響,風格纏綿、哀婉,能見出王度廬《鶴驚崑崙》、《寶劍金釵》等作品的影子。

第二個階段,是70年代,作者40歲以前發表的《崑崙七子》、《塞外伏魔》、《冬眠先生》等作品,試圖從歷史大背景中展現武俠的天地,探索新的創作方法與道路。但仍無法擺脫二叄十年代作家還珠樓主等人的影響,幻想奇異,大寫劍仙御氣,一如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等風貌。

第三個階段,是70年代後期,他“逐漸理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寫作方式”,超越“新藝俠情”、“奇幻仙俠”再口頭走“超技擊俠情派”之路,注重氣氛的營造和人性的衝突,在武力方面尤以運用了現代光學等原理的陣法描寫形成特色。他不大滿意 “新派”的“突破”,是極少數未受古龍影響的作者之一。

悼念武俠大師蕭逸:《甘十九妹》《七道彩虹》浮在腦海

1996年,由導演王文傑執導,該劇由張子健、楊潞、顏丙燕等主演《甘十九妹》是大陸武俠電視劇的開篇之作之一。因其故事情節曲折感人而備受好評,通過仇恨最終讓人生不如死的教訓,告誡人們”冤冤相報何時了“。

男主角張子健,憑藉出色的表演,成為了中國第一代偶像小生。除了男一號張子健之外,甘十九妹的扮演者楊潞憑藉典雅出塵的的氣質征服了一代電視觀眾,時至今日都被眾多網友們奉為“古裝第一女神”,而演員顏丙燕也因為對劇中人物尉遲蘭心的出色演繹而被觀眾所熟知。此後,顏丙燕還演了蕭逸另一部作品《飲馬流花河》,後來在《愛情的牙齒》《萬箭穿心》逐漸走向實力派影后。


悼念武俠大師蕭逸:《甘十九妹》《七道彩虹》浮在腦海

2004年,由李惠民執導,何家勁、俞飛鴻、李倩、娟子及馮紹峰領銜主演《無憂公主》以無憂公主、海無顏與潘幼迪的愛情為核心,分層次地描述了大量精彩的事件和眾多生動的人物,如大內第一高手、東廠提督曹羽,“不樂君子”吳明、鎮武將軍常威,不樂島三位島主高立、宮一刀、風來儀等等。

大明的時代已經過去,無憂公主的故事也本是虛擬,但俠義的精神卻是真實的。本劇使這些虛擬的靈魂在俠義的精神下得以復活,用他們悲歡離合的經歷,為大眾進述一個充滿俠義的故事,一個天真少女的成長故事。

悼念武俠大師蕭逸:《甘十九妹》《七道彩虹》浮在腦海


2006年,《馬鳴風蕭蕭》是根據蕭逸先生同名武俠小說改編的武俠電視劇,由王新民執導,沈曉海、王琦、吳健及黃曼領銜主演,對蕭逸原著改編的部分很多,吸取了原著的精華,比如說重點人物和精彩的故事情節,再加上合理的後續部分,不僅把小說裡原有的人物更加豐滿,也加入了更多新鮮的元素。


悼念武俠大師蕭逸:《甘十九妹》《七道彩虹》浮在腦海

而蕭逸巔峰力作,則是《七道彩虹》中的《西風冷畫屏》。談倫為治病住進世外高人神醫巴壺公的冷月畫軒,邂逅了身患怪疾“七情劫”、善良天真的朱蕊——落難的建文皇帝的女兒。而血雨腥風恩怨情仇,寫出詩情畫意。秋花信錦、香光四溢的庭院中相遇,畫軒品琴、高屋試藝。重傷俠士保護病公主,逃避錦衣衛追殺,妻子受騙嫁給死對頭,慾望、政治、死神都意圖阻礙一段刻骨銘心愛情。

蕭逸與金庸作品的磅礴大氣不同,蕭逸的作品典雅婉約,風格飄逸流暢,注重奇巧的構思和個性鮮明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間的情感,所以人送雅號“情俠”。這在他的《潘郎憔悴》《飲馬流花河》等精品作品,都能看出端倪。此時,筆者腦海裡回憶起《西風冷畫屏》結尾那句“一線天光正自半天升起,天要亮了。”,仍感到一種悲痛的震撼力。


悼念武俠大師蕭逸:《甘十九妹》《七道彩虹》浮在腦海


蕭大俠現在要真正隱居江湖了,人們所熟知《甘十九妹》、《飲馬流花河》、《七道彩虹》幾十年,殊不知經歷多少人生坎坷磨礪才能成為中國著名的武俠大師,就這樣走了。既然如此,那麼蕭逸大俠,我們就此別過吧,他的小說伴隨我們成長,也會繼續陪著我們永遠輝煌。祝他在天堂裡面安息吧!

蕭逸所在的的美國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發布訃告摘要如下:

蕭逸先生於1935年6月4日出生於北京,原名蕭敬人,山東菏澤人。蕭逸先生是將門之後,父親是國民黨高級將領,著名的抗日名將蕭之楚。他自幼受到嚴父的言傳身教,生活有節,勤勉發奮。蕭逸是著名新派武俠、歷史小說大家。近半世紀的創作生涯中,共出版各類膾炙人口的長篇歷史、俠情小說近五十餘部。其中《甘十九妹》、《飲馬流花河》、《無憂公主》、《馬嗚風蕭蕭》、《長劍相思》等多部著作四十年來發行量俱已超過千萬冊。

在武俠小說創作上他始終強調不僅要顯示“武”,更應注重“狹義”的刻畫。除了武俠,他也在“劍仙”和道家思想類型文學承前啟後,並擅長於描述愛情和挖掘人性。他所體現出的新武俠創作成就將中國武俠小說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高度。蕭逸與金庸、古龍齊名,學界歷來用“南金北蕭”來形容他們的文學成就。2009年4月,中國現代文學館專程邀請蕭逸由美返國,為其著作、書信等手稿舉行捐贈儀式, 他的文學作品將永久存放在中國文學的最高聖殿。

蕭逸先生是美國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的創會會長,自1993年起擔任協會會長,現任榮譽會長。蕭逸先生的文學成就曾經影響了數以千萬計的華文讀者,他筆下的人物在華文讀者中深入人心。他的許多作品曾經被搬上電影和電視熒屏。有些作品還在繼續進行改編。他一生熱愛中國文化,以身為中國人而自豪。他的辭世是世界華語文學和中國文學的一個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失。

我們誠摯地向家屬表達慰問,希望家屬節哀保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