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少數民族的房屋建築 臨滄南美拉祜古村美如畫


聚落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原始社會早期,人們不會製造工具,不會建造住所,只能依賴大自然棲身。直到清初,部分拉祜族人仍“不葺廬舍,崖居野外”。“居深,擇叢蔽日處結茅而居”,“無室廬”,“居處無常”,“以葉構棚,無定居”。

從中可以想見,那些能避風雨和野獸襲擊、保障人類的安全的天然屏障,諸如巖洞之類的處所都是拉祜族祖先的理想住所,加之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拉族從事混合型的遷徙經濟,這種經濟不可能形成龐大的聚落。

隨著社會的發展,古代拉祜族日益過渡到半定居的經濟,社會組織也逐步地緣化,接著便出現了龐大的聚落,它對拉祜族社會和文化的發展及部落的形成起了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

隨著聚落的形成與發展,民居的建築活動也日益頻繁,並逐漸形成了具有南方特色的建築風格。瀾滄江以東地區大約在近代之前可能就出現了閃片房,與周邊漢、彝等民族的閃片房相同。/

而瀾滄江西岸拉祜族聚居地區,近代拉枯族的民居多為草房,直到現在,一些邊遠山區的拉祜族民居仍多為草房。就拉枯族聚居區而言,近、現代拉祜族民居多為落地式草房和幹欄式草房,尤以幹欄式草房最具特色,保留時間最長,迄今仍可看到這種傳統民居。

幹欄式房屋是中國南方的一個建築體系,它之所以延續至今,與中國南方的自然環境和南方民族的傳統文化有直接的關係。斕淪江西岸拉祜族聚居區多屬亞熱帶、溫帶和熱帶地區的山區、半山區山林地帶,雨量充足,空氣溼潤,並且有毒蟲等。

幹欄式草屋地板遠離地面可以防潮防溼,而且便於樓下襬放柴火、關養畜禽、春磨糧食,容易清掃房屋,避免牲畜進家等等,具有多功能作用,因而成為拉枯族山區的一種典型房屋。

在瀾滄江西岸部分拉祜族地區,幹欄式房屋依舊是拉枯族的重要民居,儘管有些建築材料有了更替,如石棉瓦、燒瓦等代替了茅草,建築工藝也有了較大發展,但其建築風格依然。

個別地方的幹欄式房屋建築風格具有明顯的傣族、布朗族幹欄式房屋的建築風格,很顯然是受傣、布朗等民族建築風格的影響,也是民族文化相互影響、相互吸收的歷史見證。個別地方的拉枯族聚落有類似哈尼族“龍巴門”的寨門,但一般都比較簡易,這同樣也是各民族文化相互影響的佐證。

拉祜族聚落多為血緣集團的群體居所。從口碑材料看,早期聚落四周有防禦設施。相傳拉枯族居住在“阿沃阿戈東”(古地名音譯,今地不詳)時,寨子大的有九道門,寨子周圍栽滿了刺藤。

官府久攻不下,最後用計將銀子撒人防護村寨的刺藤叢中,拉祜族為金銀而砍掉了刺藤,最後官兵一把火攻下了“阿沃阿戈東”。古代拉祜族村寨有防禦工事,至清代仍保持著這種特徵。清朝嘉慶年間清軍鎮壓斕淪江西岸南興一帶拉祜族起義時,只見“南興地方,重重立柵,甚為堅固”,即南興拉枯族聚落有防護措施。可能到嘉慶以後,清王朝統治下的拉枯族聚落禁止設防護體系,所以聚落不再設防禦工李,此其一。

此,有的書稱拉枯族“村落一般不設防禦工事”。但在瀾滄縣糯福鄉南段寨周圍,迄今仍可看到一種人工栽種的刺藤,據說從前村寨四周都栽有這種刺藤,除寨門外,其餘地方人畜無法輕易出人村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