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卢秘方能做选帅基准吗?

米卢秘方能做选帅基准吗?

新一轮的国足选帅又要开始了,国内曝光率最高的足协,又将可预见地陷入地下状态,与外界沟通断绝,然后推出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人物,或贵或有名,让全国舆论哗然,球迷震惊,其实选帅不是足协常规运作的苦药、毒药,这仅仅是一个足协运作的一个常规项目,是中性的东西,做好了,因为影响力巨大,甚至可作为推广中国足球很好的契机。

米卢秘方能做选帅基准吗?

米卢的发在风中凌乱

米卢秘方能做选帅基准吗?

几句题外话:

中国足球(男足)已经成了网络轰击的标准靶点,有事没事谁都可以发射火力,因为男足几十年一贯制的输球,小赛小输,大赛大输,强队不遇,弱队也输。结果足协成了最大的背锅侠,客观的说很冤枉,因为小小的足协其实承受不起中国足球的整体滑落,中国教育的应试模式挖了足球人才苗圃的根基;中国经济碾压式的发展,使需要空间发展(球场)的足球,无处藏身;随后资本力量将足球的精神剥离,这些都不能算是现在足协的错。

那么足协错在哪里?

我想说,虽然足协承受了自己不能承受的错,但是,这不是你做缩头掌柜的理由。

失败永远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也是成功的起点,封闭的心态只能让失败演化成内伤,影响随之而来的判断力,过去足协这方面的经历,应该引以为戒。

既然中国足协是天然的社会信息焦点的中心,为什么足协不能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开放的姿态,并且很好的利用这种最强的信息流,来为中国足球的发展,提供最强的动力。

国足选帅要有开放的心态和作为

开放的心态和作为有助于集思广益,找到最佳的选帅办法,形成得到公认的选帅标准,如果足协因此引进的国足主帅又失败了,也可减轻很多负担,开放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所以,我觉得现在国足选帅又一次箭在弦上,足协要有新的举措,千万别走老路,老路早被N多次证明,那是死路一条。

为什么过去国足选帅总是错误太多,鲜有成功,原因在于没有正确的选帅标准,道听途说,或者洋为中用,西方的南美的拉到篮子里面是菜,洗都不洗,烂泥也下肚,不吃坏肚子才怪。中国国情特殊,青少年根基贫弱,技术指标摇摆,外来的和尚水土不服也是自然规律的表现,一次跌倒不可怕,反复倒在一个坑里,才是人间最大的悲剧。

那么什么是“中国式正确选帅标准”?

我也不能乱说,说了也不算,但是有一个人说得清楚,就是米卢,因为只有他成功的带领中国队实现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梦想。他的经验可以成为我们今天选帅的基准,因为结果是良性的,而且还是唯一。

(太多人相信当年国足出线是因为避开了日韩的抽签说,这个绝对是一个阴谋说,国足这么多年没有出线,从来都不是跌倒在日韩的脚下,中国队大多数时候,阴沟里翻船,输给了诸如香港,泰国这样绝对弱小的球队,如果现在的中国足协也相信抽签说,我可以断定在这样的足协领导下,中国足球永无出头之日。)

中国足协想要找到最合适的国足主帅,最佳的方法,就是将米卢请回来,将当年02世界杯的国足队员请回来,将国家队的工作人员请回来,将相关的人员请回来,请大家谈谈米卢那些地方做得最好,不论是生活上的还是训练上的,还是热身赛对手的选择上,还要以此对比不同于其它届国家队的训练方法,然后把这些相关的信息汇总,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再结合现代足球的发展规律,和国内青训体系的特点,聚合成的思想就是我们今天选帅的标准。

好的选帅一定会有明确的选帅标准,坏的选帅必然是盲人摸象,抱住大腿就以为是柱子,大象移动,柱子自然垮塌。

还有这个座谈会,只准谈好的,不准谈不好的,中国足球的不好,太多太烂,全天下都知道,多说无益,只有中国足球的好太难得,要细细地找,每一条都是最宝贵的财富,成功的经历更容易培养自信。

我们不是没有成功过,我们为什么要抛弃成功和辉煌?在苦逼里面活太久,只会更加的苦涩和沮丧,这是灾难般的心境,聪明人都不会这样做的。

足协已经换届,给功勋米卢一个客观的评价,抹去抽签说,是给米卢一个公道,也是给那届世界杯球员的付出一个公道,同时也给中国足球自己一个公道。这应该成为新足协走新路的一个开始。

真的希望看到新足协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和作为,为中国足球赢得新的未来。

每过一天,2022世界杯又近了一天。

(明天聊聊我眼中的米卢,他的成功之道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