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遺傳只佔70%,孩子要長高父母要關注這4點!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

說的是遺傳基因的強大,在身高方面也是如此,父母的身高對孩子今後的身高有著極大的影響。

那些身高本身不是太理想的父母,他們會對自家孩子的身高特別關注。

而高個子家長生出的孩子,往往不去留意孩子的生長曲線,長大了個子卻不高,沒能及時發現問題,可能會影響孩子一輩子!

身高遺傳只佔70%,孩子要長高父母要關注這4點!

家長應多關注孩子身高情況

遺傳並不能決定孩子的一切,至少在身高方面,遺傳的影響只佔到了70%,還有30%取決於後天的養育。

這也就是說,如果養育得當的話,矮個子的父母也能養出高個子的孩子,相反,要是養育不得法的話,高個子家長生的孩子,身高也不一定就會高。

醫生不久前就碰到了一對糊塗的家長:母親身高160釐米,父親身高175釐米,他們生了一個兒子,現在16歲,身高180釐米,因此,在他們的意識裡,比兒子小兩歲的女兒也不會矮到哪裡去。

可事實卻是,女兒現在的身高只有153釐米,在過去的半年時間裡只長了1釐米,且在一年半之前就來了月經初潮。

這位母親向醫生討教女兒長個子的良方,得到的答案竟是“愛莫能助”,因為經檢查,小姑娘的股骺線已經閉合,基本上再也不會長高。

身高遺傳只佔70%,孩子要長高父母要關注這4點!

比智高

孩子6歲後,家長最好給測一下骨齡

家長們在關注孩子的身高時,可以先通過肉眼去觀察與同地區、同年齡孩子的身高差距。

如果你家的孩子在班級裡面比大部分同學偏矮4-5釐米的話,那麼就得注意,這孩子已經被納入相對矮小的範疇,要是不及時干預的話,可能會耽誤孩子一輩子。

而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些家長以為自家孩子暫時不高是跟自己當年那樣“晚長”,等到初中或是高中的時候會一下自己躥高的。“請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因為,你們以前‘晚長’的主要原因是營養跟不上,但現在的孩子普遍營養過剩,一般女孩子到12歲零4個月左右就來月經初潮,男孩子到了15歲左右就發育,等股骺線都閉合了,你還怎麼指望他們到中學裡去‘晚長’呢?”

正是基於現在的孩子發育提早這個原因,醫生還特別提醒家長的關注孩子的骨齡。

給大家打個比方,一個12歲的男孩身高153釐米,從外觀上看起來長得也算不錯,可要是一測骨齡已經有13歲或是14歲,那就意味著,這孩子今後的生長潛力已比同齡人要小很多。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選拔運動員的時候要嚴格測骨齡。

身高遺傳只佔70%,孩子要長高父母要關注這4點!

比智高

如何幫助孩子長高,注意4方面:

如何進行科學養育,幫助孩子長高呢?建議家長從飲食、運動、睡眠及心理幾個方面著手。

1、飲食方面,粗細搭配、葷素搭配,保持營養均衡是總的指導原則。

每天一個雞蛋、200毫升牛奶或是酸奶是必須完成的任務。一週吃一兩次貝類的食物補鋅,保證孩子胃口好。

限制孩子高糖、高脂、高鹽飲食,避免性早熟的發生。還有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別讓孩子吃得太飽,因為吃得太飽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

2、運動方面,一週做3次以上運動,每次時間要持續在40分鐘以上;

比如,跑步、跳繩等彈跳類運動、游泳等,都是很不錯的有氧運動。

3、睡眠方面,要養成早睡的習慣

現在其實有不少孩子因課業壓力而晚睡,這很不利於孩子長個子。

因為生長激素在夜間分泌,晚間的10點半、12點、第二天凌晨2點、4點是四次分泌最高點,如果有的孩子長期晚睡,就會錯過第一個脈衝,個子也就會受到影響。

一般情況下,孩子入睡後需要40-50分鐘才會出現脈衝,因此建議孩子們一定要在9點半前入睡。

4、心理方面,臨床中專門有一類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矮小;

比如父母不和睦、經常打罵等,在這種家庭氛圍裡的孩子長期很壓抑,個子就會長不高,所以家長們如果想讓孩子長高,就一定讓他們保持愉悅的心情哦。

發現孩子個矮,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查明孩子不長個的原因,切不可耽誤孩子,很多家長等到發現時已經為時晚矣,就是因為對孩子身高不夠關注,不當一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