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到底差距在哪裡?

錢穆從文化本位的角度上說了這麼一句話:“文化異,斯學求亦異”,因此,筆者就此談談中西方文學上的差異。

西學東漸

在清代至民國時期,文學界有個非常著名的詞叫“西學東漸”。彼時以華人、留華洋人、書籍等介質,傳播了關於西方的各類學科以入中國,並對當時的學術思想等方面造成了極為動盪的衝擊,這個時間段可以說是近代文學的奠基時期。

自然,有差異才有東、西之文學衝擊。但要完全闡述這個差異為何,並不是一文之紙能說清楚的,這裡就泛而談之罷。

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到底差距在哪裡?


宏、微之別

東西學問最大的區別,在於宏、微之別。

中國舊學的基礎就是經、史、子、集。以儒學為基礎(經),史學為脈絡,而子、集則是附帶知識。而且中國文學一直一來都慣以“一言放之四海皆準”的理論,妄圖用一句話來解釋所有的變化,諸如孔子云、荀子云。因此,很多東西都是非常模糊不清的,似乎此說可以,另說也通。最為典型的就是諸如各家的書經箋註,譬如一部《春秋》,有《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一首詩詞亦有各種模糊的定義-----在這種情況下,考據、目錄之類的學科之發展是難有寸進的。

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到底差距在哪裡?


反觀西學則迥異於東方,十分講究系統的分門別類,而不類於舊學的“一鍋端”。而且對於每個學科,都承認並重視其地位,也有相對應的標準,諸如經濟學、社會學、工程學、植物學等等。

現代文學缺乏獨特性

最後稍稍提一句,也是很無奈的一句,即“現代文學已無從談起獨特性”。

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到底差距在哪裡?


自西學東漸以降,舊學的知識結構被顛覆,以至於很多文學理論都不能稱得上是“中國文學理論”,更多的卻是“東拼西借”的“專有名詞”、甚至是生硬的用西學來“套在”舊學之上。

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到底差距在哪裡?


因此,在舊學不適用,新學不穩定的當下。現代文學是處在隨著西學亦步亦趨的學習階段。

任重而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