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詞並非是大眾化的產物丨論詩詞的大眾化和衰落

詩詞與“小眾化”

  • 作者&讀者的小眾化

事實上,任何知識領域都是具有“專業性語言”的。諸如數、理、化之公式定律;機械之材料結構;同理,文學詩詞也有,那便是文字之體系。當你掌握了這個“專業語言”你才能理解這個“知識領域”才能發表意見、作品、觀點。

我們需要明白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詩詞的語言”在古代是小眾化的。古代有個群體叫“士族”,他們佔有了非常多的社會資源,如土地、經濟、政治-------但他們的立足之本便是書籍、是文字、是知識。與此同時,在彼時文字印刷的成本極高,使得書籍的便越發珍貴。可想而知,在這個環境下,文學只可能是小眾化的東西。

因此,不管是作者群體,還是讀者群體,都是小眾化的。實際上這個問題有腦子的人想一想就知道了,俗話說得好“物以稀為貴”,如若不是文人數量尤少,如何能縱橫青樓:)

  • 古典詩詞的“專業語言”是什麼?

這裡需要科普一下古典詩詞的概念。前文提到,詩詞的語言是“文字之體系”,這個體系不單單僅是說格律,聲律,更多的是長時間約定成俗的積累和沉澱。作者不懂,即不能入詩詞之門;讀者不懂,即不能通詩詞之美。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歐陽修有個詞叫《少年遊》:

古典詩詞並非是大眾化的產物丨論詩詞的大眾化和衰落

上闕寫的是憑欄遠眺看風景,但下闕怎麼又出來個“謝家池塘”、“江淹浦畔”?如果沒有舊學底子,是根本無法理解為什麼是謝家的池塘,江淹的浦畔,但如果熟讀文集即能知道,謝靈運的《登池上樓》有句詩是“池塘生春草”;江淹有篇寫離別之情的《別賦》------而這種關聯性極強的作法,在古典詩詞中幾乎比比皆是,因為這是整個古典文約定俗成進而沉澱下來的底蘊。非不進去則不知道其中的同感。

其次,便是文言和白話的表述區別。古人限於寫作成本的高昂,使得每言必簡省,所以有非常多的省略形式、倒裝形式-------而文言又是古典詩詞的載體,不同文言,連詩詞的意思都弄不明白,談何創作、談何欣賞?

如此,詩詞的這種“語境體系”和“語言體系”不學如何能知道?

詩詞的大眾化和衰落

詩詞的衰落來源於文化的斷層和大眾化。

  • 文化斷層

依前言可知,古典詩詞的這套“同感體系”,是通過歷代作者作品的沉澱與後人的追溯,方能繼承、發展下去。但自白話文之出現,文言體系和相關的古典文學崩潰且斷層。後人難以為繼,連傳承都談不上,如何不衰落?

  • 大眾化和話語權的稀釋

在如今剩下更小撮的舊體詩詞創作團體中,其中又有百分之九十是不懂得詩詞的“專業語言”卻自以為自己懂的人。

當然,這些人並不會去學習古典詩詞的這套“專業語言”,而是覺得自己認得這些字我就能談詩詞了。他們看的懂的東西卻都談不上是詩詞------僅是有格律、押韻的白話句子(有的人連格律都懶得去學)。

真正懂詩詞的,是研究並略有繼承舊學體系的人,可是這部分人不多啊。所以舊體詩詞圈形成了這麼一個怪圈-----是人是鬼都可以談詩詞,且這部分人數最多;相反的真正懂的人卻極少。如此,話語權便完全稀釋。隨即詩詞好壞的分辨標準便成了“大眾看的懂的就是好的,看不懂的就是泥古”。

當話語權不在行家手裡,其後果可想而知。

如今寫的好點的詩詞作品,幾乎都要被大眾打成“封建”、“泥古”、“不創新”,反倒是熱烈追逐各種口水詩,打油詩詞(大部分人只能寫這些東西,也只能欣賞這些東西),因為文化這個舞臺已經沒有底線了,是人是鬼都想上臺亮個相-------但如果是數學、物理這些東西呢?因為他們的話語權還沒有被稀釋,還是內行掌握者話語權。

所以詩詞談復興,甚至是文學談復興,都是不可能的。因為“大部分人”都不是什麼喜歡學習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