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罪誰也別得罪坐月子的女人,她們的委屈能記恨一輩子

文|新面紗

得罪誰也別得罪坐月子的女人,她們的委屈能記恨一輩子

01.

我的大學同學生了二胎,我去看望。同學身材嬌小,體質瘦弱,外人看來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

同學頭胎生了女兒,孩子還沒滿週歲,婆婆就旁敲側擊,明示暗示想要個孫子。同學經受不住壓力,又恰好放開二胎,就懷孕了。幸運的是,二胎如願是個兒子。

因為是個男孩,婆婆格外上心,月子裡做各種肉、豬腳等大葷給同學吃,天天吃,頓頓吃。同學吃膩了,實在沒胃口,說:“媽,您能不能換個素一點的菜,我吃不下。”

婆婆想都沒想就說:“我可不是做給你吃的,我是做給我大孫子吃的,你不吃,我孫子還要吃呢,別任性,多吃點,才有奶水。”

同學感到很委屈,好像自己是封建社會里的女性,母憑子貴,要不是因為生了兒子就沒這待遇一樣。回想起生老大時,因為是個女兒,雖說婆婆月子裡也有照顧自己,可總不是全天候的,好像只是盡到本分,差不多就行那種姿態。

得罪誰也別得罪坐月子的女人,她們的委屈能記恨一輩子

同學在晚上還要自己起來餵奶,哄睡,婆婆當沒聽到,依舊呼呼大睡。同學心裡的委屈沒人能懂。她跟老公訴苦水,老公卻說:“別矯情了,比起那些坐月子沒有婆婆照顧的女人,你幸福多了,別胡思亂想了。”

老公這麼說,同學更加不高興了,卻又不知道怎麼表達。她的內心,只是想要一份安慰,一份呵護,一份來自家庭其他成員對自己的真正關心和關懷,而不是因為“我”生了兒子,母憑子貴,才有這樣的待遇。這讓她很壓抑,很委屈。這種委屈,婆婆不懂,老公也不懂。

許多人認為產後抑鬱症是矯情,是女人沒事找事。其實,女人在生孩子後,初次為人母,坐月子是當媽媽的第一個月,既要照顧自己,忍受身上的痛,又要照顧孩子,擔心經驗不足照顧不好孩子,心理焦慮,身心疲憊,情緒不穩定,實屬正常。

家人若不能小心伺候,照顧產婦的情緒,順著產婦的脾氣,很可能會醞釀悲劇和家庭戰火。月子裡的事情,女人能選擇性記憶,並且將受到不公正不好的對待,加強記憶,一輩子都無法忘懷。

得罪誰也別得罪坐月子的女人,她們的委屈能記恨一輩子

02.

小可第一次當媽媽,沒什麼經驗,都說一胎照書養,小可從備孕開始就學習書上的知識來育兒。書上說第一口母乳對寶寶很好,不僅營養高,還決定了寶寶將來愛不愛喝奶。

小可是剖腹產,產後三天都沒有奶,娃哭得哇哇叫。小可決定請通乳師來疏通,可婆婆卻不樂意,冷著臉說:“浪費那錢幹嘛,從未聽過什麼通乳師,那都是騙人的。我們幾十年祖祖輩輩都這樣過來,個人體質問題,沒奶就是沒奶,有奶的怎麼都有奶。”

這些話像針一樣刺進小可的心裡,扎得疼。打擊著小可想要堅持母乳餵養的決心。

小可婆婆說完就衝了一杯奶粉給小可的老公,“趕緊給娃吃吧,都餓成什麼樣了。他媽媽沒奶水,奶粉就得多一點。”

小可偷偷哭了。老公看見,不僅不安慰,卻說:“有什麼好哭的,月子裡哭等下眼睛哭瞎了,老了沒人照顧你。”

小可突然就崩潰了,衝著老公喊道:“瞎了更好,老了就直接去死,不指望誰照顧!”

一個是強勢的婆婆,一個是不懂安慰老婆的直男老公,月子裡的心酸只有經歷過的女人才懂。

請個通乳師也不貴,他們家也不是請不起,只是小可受不了婆婆和老公的態度,連給她試一試的機會都不給。

她惱怒、鬱悶、心寒、憤怒,百感交集,甚至想到要離婚。

得罪誰也別得罪坐月子的女人,她們的委屈能記恨一輩子

03.

月子裡的女人,都是十萬個不一樣的祥林嫂,她們各有各的委屈,各有各的不幸福感,可相同的卻是:她們的家人對產婦的關愛都不夠,或者說關懷的方式不對。

有人說,得罪誰都別得罪月子裡的女人,她們的情緒能釀成一輩子的委屈,她們的委屈能記恨一輩子,能埋怨一輩子。

月子裡也是婆媳關係惡化的催化劑,哪怕平時看似和和睦睦,相安無事,可一到坐月子時,總有這樣那樣的矛盾。

婆婆也是坐過月子,生過孩子的女人,就不能體諒一下兒媳婦,順著兒媳婦一個月麼?為什麼還總是把那句“哪個女人不生孩子,就沒見過你這麼矯情”掛在嘴邊?

時代不一樣了。舊社會的女人,受壓迫,受欺凌,哪怕受了氣也得忍著,不敢離婚。而現在的女人,已經不同以往,受了委屈,婚姻不幸福,在婆家不受待見,不再願意忍氣吞聲,離婚事小,至少還能保證生命的安全,怕就怕產婦被逼得產後抑鬱症,一時想不開,抱著新生孩子,結束生命。想想,都覺得可怕,可惜,可憐。


今日話題,月子裡你受過哪些委屈,都是如何解決的。歡迎留言。

新面紗:寫溫暖你我的情感,關注我,治癒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