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道濟和尚酒肉不離卻是活佛?佛法修學一定要持戒嗎

印度佛教僧團的第一次大分裂,事由是非常小的一件事。是由於對僧人乞食時,能否自己帶一點鹽,以便於乞來的,淡而無味難以下嚥的食物,較好的不浪費的食用,而產生分岐,最終引起僧團的第一次大分裂,分裂為上座部與大眾部。由此可見,佛教對戒律看得有多重,持戒對僧侶何其重要。那麼修學佛法一定要持戒嗎?八個老婆的維摩詰居士,酒肉不離的道濟和尚,等大德,為什麼可以不持戒,而一樣能夠成就呢?下面就來說一說。

為何道濟和尚酒肉不離卻是活佛?佛法修學一定要持戒嗎

首先戒若從境界上來分,從低至高大略分有四種。

①事項戒

即在事項上戒。就是明確規定,哪些事不可以做。如出家在家四眾弟子都需持的,五戒十善。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十善是,不殺生,不偷竊,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語,不拍馬,不貪婪,不惱怒,不背離佛法。而入寺的沙彌及沙彌尼,則需持十戒,在前五戒的基礎上,又加了五條戒律,即是離高廣大床戒,離花戒,離歌舞戒,不蓄金銀財寶戒,離非時食戒。而長大後正式出家,需持具足戒,比丘戒兩百五十條,比丘尼戒五百條。以上都是事項戒,只要不做就不算破戒,是持戒的低層次。

②起心動念戒

也就是說,以上那麼多的戒條,你不做還不行,還要你頭腦不起這些念頭,方算不破戒。比如飲酒,只要你頭腦中,出現了一絲一念,要飲酒的念頭,就算破戒。這個要求就比前面高多了,持戒的難度也大多了。

③本心自性戒

這種戒就不是一般人所能持,必須是如《金剛經》中所說,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人,已生清淨心的人,如禪宗中破了初關的人,找到自己本來面目,找到本心的人。其心一直不離此本心清淨心,日常生活,行走坐臥而行萬事萬法,理事無礙。無論你在做什麼,哪怕是在唸經理佛,一旦離此本心,即為破戒。由以上來看,此戒非一般人能持所持。

④佛性戒

這種戒,是大徹大悟,已實修親證佛地的人,為圓滿佛果所持的戒。因其已實證真如佛性為法身,知真如佛性不生不滅,不離真如佛性所作,不受後有,只要守此佛性理萬事萬法,圓融無礙,則即是究竟佛果。那麼怎麼持此種戒呢?依此佛性,據自習氣,反覆折騰。折騰過程中,一旦迷失佛性,被境所轉,即為破戒。若不迷失佛性,堅如金剛,則如幻三昧解脫,此義即是密教的金剛乘。

下面我們來看,維摩詰居士和道濟和尚。在《維摩詰經》中,維摩詰居士不僅日修梵行,同時可隨時入不二法,現大神通,無上三昧,自在遨遊。這樣的人,要麼已即身成佛,要麼持佛性戒,在圓滿成佛的過程中,別說八個老婆,就算八十個老婆,也只是維摩詰居士徹除淫習,成就金剛乘的磨刀石。再來說道濟和尚,為何道濟酒肉不離呢?酒肉為道濟之習氣所在,如何徹除呢?依所證之真如佛性,反覆折騰,酒肉不離,煉就金剛不動乘,圓滿佛果自現前。故有"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之偈。

為何道濟和尚酒肉不離卻是活佛?佛法修學一定要持戒嗎

知道了以上內容,我們再來看修學佛法要不要持戒呢?只要修學佛法,想要成就,就必須持戒,不持戒不能成就。至於持何種境界的戒,學人可以自己對照自己的功夫境界,千萬別自己騙自己,越級持戒,否則如道濟之偈"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另外,自未徹悟親證前,不說別人過,以免造了口業,自尚不知。說不定被你說的,是又一尊活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