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公雞,整新郎,你老家有什麼好玩兒的婚禮風俗?


抱公雞,整新郎,你老家有什麼好玩兒的婚禮風俗?


過了十一長假,估麼有豪些人隨份子隨的兜兒比臉都快乾淨了吧,一趕上節假日,人們就喜歡扎堆兒結婚,難免要全國各地的去沾沾喜氣兒。

雖說我沒有辦過真正意義上的婚禮,當年沒錢,也怕麻煩。但特喜歡參加家人、朋友的婚禮。這是我年輕時比較反感的事兒,總覺得自己的事兒自己慶祝慶祝得了,搞得費錢費時間。現在則不然,歲數越大越願意沾這樣兒的喜氣兒,也越珍惜和享受血脈親情,或朋友之間的緣分和情誼。每次參加完一次婚禮,心裡都會暖和很久。

而且,中國地廣人多。對於結婚這件終身大事兒,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獨特的婚禮風俗、禮數,咱在沾喜氣兒的同時,還能順帶開開眼界,體驗一番平時感受不到的風土人情,也是件特有意思的事兒。

我表妹當初是在瀋陽結的婚,那邊有個講兒,新郎來接新娘時,倆人要一起吃麵,寓意以後的生活順順溜溜滴。然而我妹沒給我提前做足功課,結果酒店的人剛把面端進來,我還以為是表妹給我定的早點呢,差點兒就給吃了。。。現在想想都覺得,好險啊。。。

這次過節回來,我們一個同事正好在十一也去山西參加了表妹的婚禮,回來就跟我們聊她的喜聞樂見,其他同事也都分享了自己知道的好玩兒的婚禮風俗,看看下面這些場景,有沒有你熟悉的?

山西婚禮風俗:公婆畫紅臉,公公背兒媳

我妹十一在山西妹夫老家舉辦的婚禮,舉行儀式的時候和北京沒什麼兩樣,不過等儀式完畢就熱鬧了,我妹的公婆換了身行頭,抹著一臉滑稽的大紅妝,頭戴古代的帽子鳳冠,出來挨桌敬酒,宛若兩個唱大戲的,給我們這些外來客逗壞了,聽她婆婆講,以前還有一個環節得讓公公揹著兒媳走一路,不過現在都是年輕人,不興這個,也就逐步簡化了。

山東婚禮風俗:小男孩抱公雞

那時候跟我老公結婚,他們家給準備了一隻大公雞,讓我小弟弟抱著隨行,後來聽說這雞是吉祥物,因為“雞”與“吉”同音,抱雞是大吉大利的意思。

陝西婚禮風俗:新郎要吃“百味荷包蛋”

我們陝西結婚的時候,新娘子當天出門前要吃媽媽做的一碗加了糖的荷包蛋,意味著未來的日子甜蜜蜜,新郎來結親的時候,也要吃丈母孃給準備的一碗荷包蛋,但這個荷包蛋是加了鹽、醋、辣椒。。。等各種調料的,意味著今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由新郎擔著。。。在眾目睽睽之下,哪怕再難下嚥,新郎都得苦笑著吃幹抹淨。

廣東婚禮風俗:“上頭儀式”

廣東這邊結婚有個“上頭儀式”,算是個“成人禮”,一般在婚禮前一天晚上,男女雙方在各自家中舉行。

上頭儀式在這邊很受重視的,也很講究,上頭前要先沐浴,再穿上全新內衣睡衣,要點上龍鳳燭,擺三碗湯圓、水果,還要準備木梳,針線包、紅頭繩、龍鳳剪刀、子孫尺、鏡子。。。

具體儀式,就是由長輩梳頭,參拜,完後與家人一起吃掉湯圓。

不管是辦中式還是西式婚禮,前一天晚上的這個儀式都不能省~

上海婚禮風俗:下午辦婚禮

北京一般都是上午辦婚禮,儀式在中午12點前就結束的差不多了,上海是在下午辦,不過早上也不閒著,一直忙,流程也多,一般正式的婚禮儀式都在下午,傍晚舉行~這一點,南北差異還是挺大的。

貴州婚禮風俗:“整”新郎

聽我一朋友說,他們貴州有些地方結婚新郎會被整得很慘,要被親朋好友撒麵粉,抹奶油,潑醬油,潑墨汁,砸雞蛋,完後就這麼狼狽的去拜堂了。。。

結過一次婚,新郎都得被折騰的緩個一兩天才行。。。這哪是結婚,分明就是渡劫啊。。。估計貴州的新郎一輩子只敢結一次婚吧。

四川婚禮風俗:不能沒有麻將

記得之前去四川參加閨蜜婚禮也是驚呆了,四川的婚宴有中,晚兩頓,都是在酒店,早上參加婚禮的賓客去早了的就開始組團打上麻將了。。。酒店裡竟然有專門的麻將場,中午宴席吃完因為要等著吃晚宴,所以又可以利用這個空檔繼續打麻將了。。。

本是來參加婚禮的我,新人沒看兩眼,麻將倒是看了一天,只要不是三缺一的場合,麻將在四川真是無處不在啊。。。

其實不管是什麼奇奇怪怪的婚禮風俗,添熱鬧的同時目的也都是為圖個吉利,不過現在吧,時代在進步,結婚的都是年輕人,婚禮主要也都是中西混搭的創意婚禮,一些繁複的傳統環節就被省去了。

不知道現在你家那邊是否依然保持傳統,還延續著老一輩的婚禮風俗?有沒有啥好玩兒的,再讓我長長見識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