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丨你的孩子是“城市留守兒童”嗎?

你孩子是嗎?

你孩子不是!那你很幸運,也許你很成功......

都不是嗎? ......

话题丨你的孩子是“城市留守儿童”吗?

北京的清晨,一家人起床後,父母開始準備奔往工作的旅途,甚至來不及親一親、抱一抱自己的孩子,孩子看著爸爸媽媽走出家門......一句“早點回來”,滿滿的不捨;

晚上,媽媽七點到家,身心俱疲,陪孩子兩小時,孩子又該睡覺了……爸爸有應酬,九、十點鐘才回來,到家後親一口已經沉睡的孩子,就這樣......結束了這一天城市的生活、也結束了孩子慢慢成長的一天。

北京,城市這麼大,父母跟孩子生活在一起,卻相隔那麼遠,你的時間都給了誰?

话题丨你的孩子是“城市留守儿童”吗?

這樣的畫面,在千千萬萬個家庭當中每天都在重複…… “城市留守兒童”這六個字出現在了我們的心中,是否有人計算過每天除了睡覺,有多少時間跟孩子在一起互動?

话题丨你的孩子是“城市留守儿童”吗?

三個小時……還是四個小時?

繁忙,是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城市中獲得更多的物質資源,也是為了孩子、家人能擁有更好的物質基礎;

孤獨,是從孩子內心出發對“陪伴”的真切需求,他是最單純的,他的需求也最簡單,他不會懂得繁忙與獲得的關係,也不懂得孩子可以玩耍、大人卻不可以,更不懂得“爸爸媽媽生下我,為什麼不陪著我?”

……都沒有錯,這是當今社會的一種矛盾形態,也是父母們縱然心痛卻要隱忍的現實,也是“城市留守兒童”這個詞語的成因。

愛,不一定要說出來,孩子對爸爸媽媽的依賴是愛,父母對孩子的愛需要從方方面面滲透進去,比如相守、陪伴,城市的“牢籠”困住了住在裡面的人,但心是自由的,只要有心,時間和空間都不是問題。

科技取代不了陪伴

某家用機器人廣告 ——“爸爸,這道題怎麼做?”,爸爸不耐煩道:“問小X去!”

夜半時分,爸爸打開一部ipad為寶寶播放“孩子睡前故事大全”,自己坐在沙發低著頭撥弄著手機,直到孩子睡著後拿走ipad,關上房門離開……

//////////

话题丨你的孩子是“城市留守儿童”吗?

“城市留守兒童”的癥結是時間,即便相處在同一空間下,很多父母依然將自己有限的時間給予工作或社交,久而久之,孩子的依賴性便傾向爺爺奶奶、保姆,甚至是沉溺於遊戲中,漸漸與父母疏遠,進而變得孤僻。

话题丨你的孩子是“城市留守儿童”吗?

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大量的硬件產品、軟件產品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甚至影響到了孩子的成長。

很多孩子對手機、平板電腦、手機遊戲充滿著興趣和好奇,為什麼?

因為模仿、因為好奇,手機電腦的使用在家長的生活中已經司空見慣,即便是非主動的言傳身教,也確實讓孩子產生了好奇和模仿。

如果手機只能溝通,電腦使用不那麼頻繁,那麼家庭生活的主體才回歸了人本位。

科技賦能產品,為了提高人們的效率,解決人們的問題,但是千萬不要將孩子的快樂一併解決掉了,如果那樣,不是科技本身的問題,而是使用者出問題了,科技取代不了陪伴,下至孩子,上至長輩,皆如此。

每天下班回到家中、週末雙休日,讓手機和電腦都休息休息,跟孩子做做遊戲、發現孩子的變化、週末全家人外出遊玩,生活簡單而美好,陪伴左右,共同成長,城市留守邊緣的孩子也能體會到該有的快樂。

育兒早教不要成為父母的一廂情願

“不能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

“我就在學歷上吃了虧,孩子將來一定要有出息。”

“英語是我最大的短板,孩子必須學好英語。”

“我的孩子一定要學會鋼琴,將來像李雲迪一樣!”

……

话题丨你的孩子是“城市留守儿童”吗?

孩子的成長,從來就沒有過“起跑線”,他是家長從心裡畫下的,即便有這麼一條線,孩子還小,他也跑不起來。

孩子,從呱呱墜地那一刻起就承載了家長乃至家族的各種期待,這種壓力甚至影響了孩子的一生,即便小孩還不能感受到,但這顆石頭也已然存在,不久的將來,他們會像個購物車一樣被塞進各種各樣的技能、學習,快樂的童年究竟在哪裡?

话题丨你的孩子是“城市留守儿童”吗?

城市留守邊緣的孩子,連本應擁有的“自由”也被禁錮了起來,敢問家長,你確定這是孩子想要的嗎?

初心本沒錯,但是有多少人長大後如父母之願走到了他所為你描繪的未來?

您只是奪走了他本該快樂的童年時間,僅此而已。城市的兒童本在留守的邊緣,強加的壓力,只會讓那邊緣更窄;

可憐天下父母心,但這個時代,有很多選擇可以讓孩子自己決定,你的“一廂情願”,不如孩子真的熱愛,你的寄予厚望,幼小的孩童怎能扛起如此壓力;

讓孩子在自己的童年裡儘量自由、快樂吧,那是他們自己的童年。

“城市留守兒童”,隔代養育、保姆照料、託兒所看護……孩子與父母的緣分就是不斷的目送遠離的背影。

家長最應該做的是,把時間多留給孩子一些,多一些陪伴、多一些呵護、多一些互動;童年匆匆,你也必然老去,將來的回憶裡不應該是種種為了贏得起跑線的“努力奮鬥”、也不應該是冰冷的科技產品,他應該是一個其樂融融的童年花園。

我們也許改變不了城市的節奏和社會價值觀,但是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城市留守兒童”,你可以做主!

话题丨你的孩子是“城市留守儿童”吗?

菲蓓爾始終關注著“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幸福指數,致力於以二十年積澱的音樂美學教育體系去影響一代又一代兒童的成長。

音樂對於兒童應該是快樂的感知沐浴,對於“留守兒童”成長中的孤獨痛點具有治癒效應,而音樂的學習對於兒童而言與任何一項技能學習無異,強行按頭喝水對於他們是壓力,而用音樂美學的影響,邊遊戲邊學習是沉浸的滲透式學習,而且體驗過程中的幸福感倍增,這也是菲蓓爾的核心價值。

//////////

體驗式音樂成長,重在“體驗”,於孩子而言是“感受”,因此希望更多的家長帶著孩子去體驗菲蓓爾的文化和內涵,您可以感受到學與不學的顯著區別。

10月27日/28日菲蓓爾“勇闖音樂島嘉年華”將在3000平米的中國電影導演中心隆重舉辦,屆時將有數千名家長孩子相聚於此,共同體驗無限放大的沉浸式遊戲音樂教育的魔力,更有菲蓓爾家族魔法大禮包免費領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