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将军扎堆,陈毅都只是团级干部,这可能是当年最被低估的部队

元帅将军扎堆,陈毅都只是团级干部,这可能是当年最被低估的部队

(电影《建军大业》)

第一个考验通过了,第二个考验又接踵而至。南征失败后,朱德率余部转战湘赣边境。当部队到达江西安远县的天心圩时,散伙的现象日益明显,就连师团的高级干部都纷纷离开,自寻出路。陈毅作为老党员,如果选择去北京、上海、四川也有出路,可他还是决心留下来带队到底:“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原七十三团参谋长王尔琢也决定留下来带队,至此,团以上领导干部便只剩下了朱、陈、王三人。

两次大考下来,便再没有人对陈毅进行质疑了,他在部队里真正有了威信。粟裕原来不知道陈毅,也正是从这时候起,他认识了陈毅并对这位上级感到很是敬佩。

当时朱德虽然已经成为队伍的领袖,但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在干部几乎已经走完的情况下,光靠他一个人维持非常困难。陈毅、王尔琢能够留队,对朱德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支持。

在陈毅的协助下,朱德对队伍进行了初步整顿。这次整顿是起义军余部转战途中的一个转折点,进行整顿后,陈毅又在行军途中不断对干部战士做思想工作,部队的情绪终于有了转变,开小差的人也减少了。

元帅将军扎堆,陈毅都只是团级干部,这可能是当年最被低估的部队

(电影《建军大业》)

随着敌情逐渐缓和,身后没有了追兵,朱德和陈毅把部队开到信丰县城进行休整。信丰有商店、酒楼、当铺和钱庄,部队刚一进城,少数人就钻进酒楼酒馆大吃大喝,吃完喝完一抹嘴便走。更有甚者,还有人闯进当铺抢钱,他们把手榴弹往柜台上一放,故意把导火索掏出来:“老板,称称有多重,当几个钱零花。”

这时由于干部走的太多,很多单位都存在无人管束、军纪废弛的问题。有的干部虽然看到了,但因为害怕士兵在背后打自己黑枪,也采取了不予过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以致情况几乎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朱德接到报告后让陈毅先去进行紧急处理。陈毅当机立断,让号兵吹紧急集合号,同时叫传令兵传达发生敌情和紧急转移的命令。部队集合后,他带着队伍一口气跑出信丰县城约二十多里,来到一个山坳里的平地上停下,朱德随即也飞马赶到。

陈毅站在山坡上,首先发出整队口令。朱德应声站到排头兵位置,王尔琢跟上,站第二名,其他官兵见状也全都迅速列队。接着,朱德、王尔琢出列来到陈毅站立的山坡,三个人经过紧急研究,决定由陈毅宣布处理决定。

元帅将军扎堆,陈毅都只是团级干部,这可能是当年最被低估的部队

(电影《建军大业》)

陈毅以当铺哄抢事件为典型,气愤地批评了发生在信丰城内的乱象:“这哪里像革命军队,简直像土匪一样!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没有纪律是不能生存的。”

随后当场查明三个带头肇事者,并立即予以枪决。执行完纪律,参加哄抢的士兵都纷纷将抢到的东西交了出来。

朱德完全赞成他的处理决定,说如果他本人违反纪律,大家一样可以拿他问罪。朱德同时郑重宣布,这支部队今后将由他和陈毅两人共同领导。

自信丰整顿纪律开始,一直到部队开至赣粤边境的大余,朱德和陈毅对部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整顿、整编。原来士兵中一般没有党团员,在陈毅的主持下,部队的党团员进行了重新登记,一部分党团员被分配到各个连队,从而加强了部队的凝聚力。

除了天心圩整顿、大余整顿外,后来还有上堡整训,主要是规定募款和缴获的物资要全部归公。这三次整顿被统称为“赣南三整”,它和时间上相近的“三湾改编”做法类似,在中共建军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持“赣南三整”的陈毅也因此成为军队政治工作以及井冈山根据地的开拓者之一。

元帅将军扎堆,陈毅都只是团级干部,这可能是当年最被低估的部队

(电影《建军大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