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打開彈倉,大失所望!美軍卻說好:這個設計比F-22好多了!

要說今年珠海航展,絕對是有史以來最有料的一場,矢量發動機版本殲10的驚豔亮相,讓此前大放異彩的殲20都一時間成了過氣網紅。正當人們把注意力集中在那臺吸引眼球的矢發的時候,四架殲20突然呈“四指”編隊飛臨珠海航展上空,在最後一天上演了壓軸戲碼:帶彈開彈倉。

殲-20打開彈倉,大失所望!美軍卻說好:這個設計比F-22好多了!

航展上展示的我國某新型戰機

畫面顯示,殲20流暢的打開機腹以及兩側的彈倉倉蓋之後,露出了四枚霹靂15中距離空對空導彈以及兩枚霹靂10近距離空對空導彈。遠遠看去,就像是殲20的腹肌,這也是殲20首次公開展示其滿載空戰武器配備:總共可以攜帶6枚導彈。

4枚中距彈加兩枚格鬥彈是一種標準的空戰配置,保證戰機既可以進行上百公里的超視距打擊,又能夠在近距離纏鬥當中靈活地消滅對手。值得一提的是,殲20兩側的格鬥彈彈倉的設計非常高明,由於格鬥彈在鎖定過程中必須將引導頭露出來,因而比主彈倉結構更為複雜。殲20採用了旋轉滑軌的設計結構,在將格鬥彈伸出彈倉的同時還能保持艙蓋閉合,這一設計最大程度挽回了打開彈倉時戰機隱身和氣動的損失,也不影響鎖定過程。

殲-20打開彈倉,大失所望!美軍卻說好:這個設計比F-22好多了!

美軍F-22戰機

反觀F22的側面彈倉問題就比較多了,F22在鎖定過程當中,需要將彈倉艙蓋始終打開,這讓F22的隱身性能徹底破功,還嚴重影響了整機的氣動佈局,極不利於短兵相接的纏鬥階段,從打開艙蓋到鎖定,再到點火,F22發射格鬥彈所需要的時間比殲20多得多,而對於稍縱即逝的空戰,那幾秒往往就能決定戰機勝負乃至戰場勝負。

打個比方,殲20的格鬥彈彈倉就像是一把握在手中已經上膛並解除保險的手槍,只要扣動扳機就能開火,反應速度快,而F22的側面彈倉則像是一把在槍套裡裝著的手槍,如果開火需要則一些動作,也就是更長的反應時間。除此之外,F22的側面彈倉內置掛架因為結構限制不得不做成歪的,這就導致導彈發動機一旦點火,就會燒到那脆弱的彈倉內部以及嬌貴的隱身塗層,因而F22在彈倉內部後方加了塊金屬板,燒蝕問題是解決了,卻也帶來重量和更為複雜的結構問題。

殲-20打開彈倉,大失所望!美軍卻說好:這個設計比F-22好多了!

殲-20戰機

我們在側面彈艙設計方面更為高明,但在總體載彈量方面,殲20並不如F22,雖然說受制於隱身結構設計,載彈量小成了隱身戰機的通病,可同級別美製F22能夠掛載6枚AIM120空空導彈以及2枚AIM9格鬥彈等總共8枚導彈,而機體更大,彈倉空間的殲20卻只能裝6枚導彈。

當然6發導彈也是夠用的,但只要不影響航程和靈活性,誰又會嫌導彈太多呢?總所周知,殲20擁有五代戰機裡最大的彈倉,因此,限制其載彈量的,不是戰機本身,而是導彈小型化不夠,為了達到和F22抗衡的水平,我們不得不在導彈尺寸上做出一定妥協,我們導彈的發動機和固體燃料技術相對落後,就只能在量上拼湊來彌補差距。

殲-20打開彈倉,大失所望!美軍卻說好:這個設計比F-22好多了!

但實際上F22的主彈倉起初也只能攜帶四枚AIM120早期型號,和殲20目前並無差別,等到未來我國導彈小型化技術落實後,自然可以達到甚至超過殲20的載彈量。而殲20彈倉之所以設計那麼大,也正是為了方便後期升級,屆時,殲20不僅在空對空導彈數量上追上F22,在掛載對地導彈或者制導炸彈時,也有著明顯的優勢。

而F22的潛力目前基本已經挖掘殆盡了,畢竟導彈,炸彈可以小到一定程度,但是彈倉就那麼大沒法改,改了還不如重新設計一款戰機,至於外掛點,殲20和F22均至少有四個,也不存在任何差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