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每日花2000元输4瓶“小茅台”续命,老公卖房借债凑不够


50毫升的丙球免疫球蛋白一瓶要580元,因价格昂贵抵得上一箱6瓶装的茅台酒,被白血病患者们戏称为“小茅台”。王芳患有白血病,正处于排异期,一天要输4瓶“小茅台”抵抗病毒,花费2320元一周就是一万六……王芳患病后,老公王想卖房欠债花30多万挺过骨髓移植,又陷入后期排异的“泥潭”。输液要用“小茅台”,还有2800元一瓶的泊沙康唑、8300元一盒的芦可替尼……看着眼前堆成“小山”的药物,王想心累不已。

王芳家住河南,她和王想原本是初中同学,他们曲折而又终成正果的爱情故事曾让所有人都羡慕不已。王芳11岁时母亲病逝,之后父亲抱养了一个男孩,自那以后,王芳便不得不辍学在家带孩子、做饭;王想是家里独生子,19岁时母亲也因病去世。在2011年初中同学聚会上,王芳和王想毕业后第一次见面。或许两人经历相似,彼此心心相印格外珍惜,从相恋、再到结婚,他们只用了3年,2014年5月,王芳和王想在老家举办婚礼。

如果没有这场病,王芳和王想可能还在一边打工、一边幸福的过着属于自己的平凡小日子,等待今年按揭房下来,然后俩人再生个小宝宝……可就在去年11月,王芳突然感到胳膊关节酸痛不已,去医院做检查后被确诊为高危T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从此便开始了无休止的化疗、穿刺、打针、吃药……长期服用激素药导致全身浮肿、体重从110斤直接瘦成了80斤;由于化疗药物的作用,王芳从原来的长发飘飘变成现在的小光头。


为了给王芳治病,王想拿出自己多年打工攒下的所有积蓄,然后把那套寄托着他和妻子未来希望的7.9万元按揭房转手给了别人、又和亲友四处借钱……因为王芳和王想的母亲都早早离世,为了方便贴身照顾好妻子,王想辞去工作在医院从早到晚专职伺候她。原本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王想在日租房里也学会了做饭洗碗。在病友们的眼里,王想是个细心温暖、有担当的丈夫;而在王想的心里,他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目标是要不惜一切代价让妻子康复。

今年5月中旬,王想好不容易花半个月时间凑够30多万元妻子骨髓移植的入仓费。入仓前,王想为了提高王芳的移植成功率,忍痛答应医生给王芳做全身放疗——全身放疗会导致王芳一辈子无法生育。“等病好了,我们就抱养个女儿。”王想说,只要有助于妻子骨髓移植,他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骨髓移植后没过多久,王芳便遭遇上凶险的排异。啜子肿、皮排,然后是拉肚子,最严重时一天拉肚子20多次,人坐在马桶上都直不起腰,医生担心继续恶化会出现肠排,建议王芳服用布比奈德,一盒就是1000块钱,王芳连续服用了3个月。


在国内血液病友微信交流群里,大家谈起一种药时往往语气都变的沉重,那就是丙球免疫球蛋白,这种药按照患者的体重和病情确定药物的用量和价格,每瓶价格一般都要好几百,病友戏称之为“小茅台”。王芳由于被巨细胞病毒感染需要到医院输液治疗,根据王芳的病情,她一天要输4瓶50毫升的“小茅台”,一瓶价格580元,每天2320元,一周就是一万六。

在王想夫妇住的出租房里,有一个被当做桌子用的纸箱,上面摆满几十种药物。抗真菌感染的伏立康唑1100块钱一盒可以吃3天,2800块钱一瓶的泊沙康唑能喝4到5天;抗排异的芦可替尼8300元一盒……看着眼前堆成“小山”的药盒,王想默不作声。

由于如今家里积蓄都花光了,亲友能借的也都借遍了,前几天,王想第一次忍痛停掉了王芳的抗肠排药物,结果随后王芳便呕吐不止,看着妻子痛苦不已,甚至有时候会莫名冲他发火,王想心痛不已,从停药的那天起,他心里觉得自己不是个男人,没本事才让妻子受这份罪。可自责归自责,到了饭点他还是要走进厨房变着花样给妻子做好吃的饭。


“这病太折磨人了,身体上的、精神上的多重折磨,王芳好多次和我说钱没了、家没了、孩子也没了,算了不治了不想拖累我,其实我看着她受苦哪儿会和她计较这些啊……”王想说,医生前几日告诉他,王芳现在已经做了骨髓移植,只要能挺过排异期,恢复健康的可能性非常大。“就算账户只剩下一分钱,我也要给王芳治病,除非真的严重到无力回天,不然我不会放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