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巴兔衝擊港交所,路途坎坷的上市之旅

土巴兔衝擊港交所,路途坎坷的上市之旅

根據藍鯨財經的消息顯示,土巴兔在遞交招股書的前幾個月之內,就已經陸續有近20名高管離職,致使外界質疑聲不斷。另外一方面,根據土巴兔的招股書顯示,近幾年來土巴兔一直都處於虧損階段,三年時間總計虧損金額已經超過24億元,虧損程度之大遠超人們想象。

儘管土巴兔上市看上去似乎顯得信心滿滿,但是在如今在這種內憂外患之下,又有多少人願意因為此買單呢?

土巴兔“帶傷”赴港,IPO難挽危局

藍鯨財經獲得的離職人員表中,土巴兔近幾個月離職的成員包括大數據部總經理烏向春、財務副總裁李源、CMO營銷副總裁楊璐等多位核心人員。如此多的高管離職現象表明內部管理上存在巨大問題,而且後續是否會引發第二波大規模離職尚未可知。

其次,行業人士爆料,相較之下土巴兔更像是個家族企業,職位上委任多位親友。根據土巴兔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副總裁由王國彬配偶謝樹英所擔任、弟弟王國春在公司擔任公司執行董事等等。

不可否認家族管理模式能夠提高企業的耐久力和抗風險能力,但這種管理模式往往會出現過分重視人情,難以制定統一的制度和紀律約束全體成員的行為,而且會出現任人唯親甚至排外的現象。如今土巴兔已經是行業中的領軍人物且正準備上市,這樣的管理方法並非長遠之計。

在互聯網家裝產業,市場已經用實際行動證明,希望通過上市而達到一夜暴富的效果並不存在。7月12日港交所共有八家公司上市,其中包括享有“互聯網家裝第一股”稱號的齊家網,但因為家裝行業的“慢”屬性,齊家網股價並未一衝飛天,尚屬於價值窪地。而對於土巴兔來說,前有行業龍頭搶先上市,並已經吸取大量關注及資本,現有自身變現能力不足且無法保證未來盈利能力的致命缺陷,如果把希望寄託在公司上市來獲取大量資金,又有多少人願意為此買單呢?。

土巴兔衝擊港交所,路途坎坷的上市之旅

根據土巴兔招股說明書,按照GMV統計,土巴兔佔據國內互聯網裝修37.5%的市場份額,在成交金額上佔比18.8%。然而土巴兔盈利模式不清晰,且戰略左右搖擺,在今年上半年,其營收更是大幅下滑40%幾近腰斬,行業的痛點讓土巴兔在盈利方面變得苦不堪言。

當然,通過融資上市,的確可幫助土巴兔緩解虧損壓力,但市場還沒有完全打開的情況下,如何實現用戶自生長、規模化以及高效留存率,卻是土巴兔急需擺脫的難題。

互聯網家裝市場難啃,行業深陷困境

2015年被稱之為“互聯網家裝元年”,整個行業備受資本的熱捧,數百多個互聯網家裝平臺紛紛上線。可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變化,在過去的三年時間內,倒閉的企業已經有一百多家,這些初創團隊最大的問題在於不管是產品還是服務體驗,太過於注重所謂的品味。

包括傳統家裝在內,為了吸引用戶紛紛掛著“環保”、“0增項”或者是“品牌供應商”的招牌,完全沒有從用戶的根本需求出發,加上對供應鏈整合能力不足,直接導致企業與企業之間同質化現象嚴重,在無法形成服務差異的情況下自身核心競爭力不足。

因此,在這種情況之下,各大企業為了能夠提高自己的接單率,紛紛壓低報價,不僅在行業中形成低價的惡性競爭模式,同時也給後續不健康的報價模式埋下伏筆,但終究要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

大多數線上家裝的項目都是外包,裝修公司魚龍混雜,為了提高自身利潤,多數企業會在合同上動手腳,變相增加收費的方式數不勝數,導致家裝產業逐漸脫離原來的定位。

其次,平臺在權責問題以及監管力度上明顯不夠。不少消費者反映在裝修過程中,家裝平臺缺乏和用戶之間的溝通,即使是出現質量方面的問題也無法解決,最終平臺與裝修公司相互推諉責任,導致消費不僅維權困難而且利益遭到嚴重損失。就算是有推出的第三方監管服務,也不過停留在表面形式。

從行業整體上來看,雖然目前互聯網家裝行業發展較快,但與整個行業4萬億的產值相比,互聯網家裝的滲透率仍處於較低水平,數據顯示,國內互聯網家裝的滲透率僅僅只有4.8%。由於營銷成本、競爭環境以及品牌影響力等諸多因素導致產業沒有重度垂直下去,二線城市以下的資源非常稀缺。

土巴兔衝擊港交所,路途坎坷的上市之旅

與此同時,三四線城市的購房潮日漸高漲,居民的消費觀念不斷轉變,用戶對家裝品牌需求激增,因為市場遲遲難以打開的原因,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只能依賴傳統家裝企業。

互聯網家裝邁入下半場,土巴兔如何迎接挑戰

伴隨著“互聯網+”的深入推進,產業鏈線上化的程度越來越高,家裝行業如今也正式邁入下半場。互聯網家裝品臺能夠快速增長,正是因為用戶端的需求,然而良好的體驗才是互聯網家裝能夠得到健康發展的原因所在,只有當用戶體驗提升之後才能通過好口碑給行業帶來更多的訂單。

互聯網家裝用戶在消費上更加理性,這就要求到平臺首先必須定位準確,有明確的目標群體,將自己與傳統家裝隔離開來。藉助互聯網所特有的優勢,以傳統家裝行業的弊端作為切入點,讓用戶們體驗到產品的各項品質,從而達到高效的運營效率。

誠然,用戶的消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平臺獲取用戶的壓力,卻讓人們忽略了產業本身最應該關注的技術,流量始終都只是基礎,技術才是未來核心。與互聯網結合只不過是一種外部技術,無法從根本上推動行業變革。當用戶消費升級之後,由於缺乏技術創新反而導致無法跟上行業發展步伐。

從當今局勢來看,互聯網家裝雖然搭上了互聯網的橋樑,卻仍然屬於一個非常依賴人工的行業。在家裝已經過了模式創新的階段之後,技術創新是解決行業標準化的重要之處。利用大數據分析用戶偏好、習慣,實現裝修標準化與個性化的統一,再結合虛擬現實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將會給家裝領域帶來更多正面的變化。

另外在互聯網家裝與智能家居高度重合的情況下,土巴兔若能從家裝的角度出發,佈局智能家居領域,或許能夠在行業的比拼中佔領制高點。

近年來隨著居民收入普遍提升,在三四線城市的消費群體規模巨大,將是下一個最具有潛力的消費群體。根據易觀智庫發佈的數據顯示,一線城市互聯網普及比較高,所以對互聯網家裝接受度最高,但是也有越來越多三四線城市居民在裝修過程中開始朝著互聯網家裝模式的方向走。

儘管從市場角度來看,一二線城市仍是當前市場的主力軍,但是在紅利市場逐漸放緩的情況下,土巴兔需要更加落地、下沉渠道,尋找三四線城市潛在的消費群體,依靠自身在行業中建立的品牌知名度高度滲透,從而在三四線城市佔據先發優勢。

作者:沙水,互聯網觀察家,178遊戲工作室專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