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郡西平李氏丨星溪李氏始祖李千護的太祖為唐代西平忠武王李晟

編者語:

據星溪李氏族譜記載:湖南星溪李氏開派始祖為唐代名將西平忠武王李晟公第八世孫李千護。李千護公祖籍為江西吉水谷村人,是谷村開基始祖李唐公妾系韓氏所生,兄弟三人即千護、千秋、千林。宋開寶年間千護公積功封都將軍,後因兵荒軍亂攜弟千秋、千林挈家避亂於古湖南平陽之星溪……

李晟公為星溪李氏遠祖,其直線世系源流為:晟—憲—遊—丕—遵—華—唐—千護。其後裔門第以“忠武世第”,“忠武家聲”等傳諸於世。為更好的弘揚家族文化,傳承吾祖西平忠武王忠孝仁義,英勇無畏的精神,現將本會收集及整理的西平忠武王神道碑館藏資料與大家分享,共同學習!

隴西郡西平李氏丨唐故太尉兼中書令西平郡王贈太師李公神道碑銘並序


特進爵司空兼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充集賢殿大學士上柱國晉國公臣裴度奉敕撰

朝散大夫守尚書庫部郎中翰林侍書學士上柱國賜紫金魚袋臣柳公權奉敕書並篆額

唯天錫成命於我唐,保茲國祚,生此人傑,則西平王李公其是乎?不然,何覆暴如風振槁葉,戴君若鰲冠靈山,橫流之中,一匡而定!


隴西郡西平李氏丨星溪李氏始祖李千護的太祖為唐代西平忠武王李晟


▲故宮博物館藏李晟公畫像

唐德宗皇帝御贊

朱泚肆奸 中原紊錯 奮以孤軍 殄諸兇惡

紀烈翠岷 圖形煙閣 扶危救顛 伊公大略

公諱晟,字良器。其先隴西人也,後徙京兆。曾祖嵩,皇珉州刺史,贈洮州刺史;祖思恭,皇洮州剌史,贈幽州大都督;考欽,皇左金吾衛大將軍,隴右節度經略副史,贈太子太保。代有名跡,雄於西土。

公幼好學,學不為人及.讀呂、張、孫、吳之書,慨然有經邦濟世之志。未弱冠,遊秦、涼間,元侯宿將見者,鹹器異之。乾元初嘗客武都,值酋豪以缺守遘亂,投掠平人。公與所從十數騎馳而射之,殪其為魁者,餘黨遂遁,寇所擄獲,積如邱山,公一無所取,惟椎牛釃酒,享士而去。邦人感服,具以狀聞,特拜左清道率,飾以金紫。將朝京師,自獻方略。屬裔夷紛擾,有士急賢,河、隴將帥,相繼表用。歷二府右職,所至常以才謀,為其委重。累遷至光祿太常卿,階爵在第一品,涇原四鎮,北庭節度都知兵馬使,懸識虜態,周知地形,應變不窮,有奪有待,驥驟庭而莫展,雲出岫而斯飛。代宗徵之,以左金吾衛將軍,為神策兵馬使。屬羌蠻犯蜀,朝廷濟師,命公督禁旅,絕棧道而往救焉。公銜枚過險,出賊不意,連下堅壁,遂誅首惡。還,授檢校太子賓客,且復舊職。

建中二年,田悅以魏叛,德宗極意致討,悉起徂徵,以公為神策先鋒都知兵馬使,加御史中丞,與河東、河南等道諸軍合擊。公濟河而行,能以眾正。及破洹水陣,解臨洛圍,轢魏屬城、抵燕通邑,其摧鋒衄銳,皆先群帥而實力焉。遙拜左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劂功夫成,聞賊洮肆逆,皇居失守,西向痛哭,載馳載驅,行及代北,授檢校工部尚書,充神策行營節度。公提孤軍,募散卒,拊循訓勵,以達行在。值懷光中叛,大駕再遷,加檢校右僕射,餘如故。尋轉左僕射,同平章事,兼京兆尹、神策軍京畿鄜坊節度觀察使,管內及商、華等州副元帥。公固守渭城,決平秦壘。調食制用,先發我私;捐甘攻苦,皆自我始;每一言一誓,聲淚俱發。勇夫義士,感而使之,蔑不濟矣!時自雍而東,延於汝洛,震於河、汴,所在徵鎮,亂掠相從。公介巨盜之間,使聲援斷絕,立成師之法,致號令嚴肅;搜捕十旬,指揮一舉。乘墉壑而通軌道,磔梟獍以清官禁。俾九市三條,無輟肆之驚,無秋毫之犯。羽書速告,鑾輅爰歸。廓氛稷為祥光,擄憂憤為喜氣。


隴西郡西平李氏丨星溪李氏始祖李千護的太祖為唐代西平忠武王李晟


▲西安高陵博物館護碑亭及神道碑

《詩》曰:“允以君子,展也大成”。斯之謂歟!考古視今,論功稱忠者多矣。若至危而安,至難而易,卓犖跨邁,如公莫儔。拜司徒兼中書令。俄以兇孽未寧,邊防擾警,岐下任重,乃以本官兼鳳翔尹、鳳翔隴右節度觀察使,及四鎮、北庭、涇原等州副無帥,改封西平郡王,加食邑實封至一千五百戶。公名懾戎王,政和藩部,始至而生植,少安而訓齊,逮四載,賦輿十倍其初。會課入輔,拜太尉中書如故。人或謂公:“勳望已高,寵渥已極,宜從容頤養,稍稍遜避。”公曰:“不然。人臣外則盡力,內則盡心。若止偷榮,孰為且哲”?故每承帷幄之間,則言睇無隱,理奪不回。大指以東夏可平,西陲可復。或已行而事終不顯,或未用而身遽不遺。

以貞元九年八月四日薨於位,春秋六十七。德宗撫幾,哭於別次。自都邑達關畿,無士庶,無老幼、皆發哀相吊。則曩時戢兵安人之德,可謂浹於元元之骨髓矣!冊贈太師、賻賵加等,以其年十二月十六日葬於高陵縣奉政原,鄭國夫人杜氏祔焉。自捐寢至安宅,皆所司辦護。中貴反覆,萬情所奉,如不及焉。

鳴呼!以公之靜難扶傾,不言所利,雖存歿極位,始終殊禮,而天意若日,其福享未至,故迤延於後,有子曰願,故檢校司空,河中節度等使,贈司徒,五列雄鎮,三為上公; 曰聰,故光祿寺主簿;曰總,故太子中允,贈兵部郎中;曰愻,左神武大將軍,贈洪州都督;曰恕,故光祿卿,贈右散騎常侍;曰憑,故右威衛大將軍;曰憲,檢校左散騎常侍,嶺南觀察等使,進因貴胄,達以善政;曰愬,故檢校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贈太尉,克廣前修,仍執醜虜;曰懿,故渭南尉; 曰聽,檢校司徒,義成軍節度使,統戎按俗,是以似之;曰惎,右羽林將軍;曰慇,嵐州剌史,並地勢吏用,兼而有焉。


隴西郡西平李氏丨星溪李氏始祖李千護的太祖為唐代西平忠武王李晟


▲神道碑記

粵太和元年秋七月,聽拜疏上言,以公之徽烈,則御製碑文於渭川矣;以公之風度,則詔命圖形於雲臺矣!唯大其邱隴,鬱彼松檟,望有祈山之象,拜無峴首之碑,將刊貞石,式表幽隧。乃命臣度,稱伐言詩。其詞曰:

建中季年,大盜忽焉。皇輿避狄,狩於梁川。

顧謂太師、汝才汝略。將威致討,必殄寇虐。

太師泣奉,捐軀誓眾。度其成城,可以利用。

赫矣鋪敦,傅於牆垣。手搏足踦,如衝如援。

一鼓而破,一摩而奔。掃清官闈、掃蕩妖昏。

我師蒞止,我令行矣。都人不知,已事方喜。

飛章告慶,飭駕言旋。鴻烈耀古,歡聲動天。

車服之錫,河山之勢;九命而俯,一心若厲,

俾候於岐,阜安邊陲。藩政既成,袞職攸宜。

嶽降帝齎,矢言詭詞;我後嘉獻,我躬何為?

道直氣和,勞謙終吉。福履所綏,未至萬一。

上天不惠,厚穸遄歸。垂裕流光,用延思暉。

翼子肥家,將壇臺席。繼立奇功,代傳休績。

聽於伯仲,永懷高蹤。請於朝廷,表是邱封。

帝曰孝哉,胡可不從?

宣我祖之丕業,繄爾父之嘉庸。乃詔作銘,以觀億齡。

太和三年歲次乙酉四月庚戌朔六日乙卯建

隴西郡西平李氏丨星溪李氏始祖李千護的太祖為唐代西平忠武王李晟


▲神道碑文拓片

隴西郡西平李氏丨星溪李氏始祖李千護的太祖為唐代西平忠武王李晟


▲神道碑額文

[李晟碑]


李晟碑,又稱“三絕碑”。因該碑兼容書法(柳公權書丹)、事蹟(李晟平叛朱泚叛亂,匡復李唐王朝)、文章(宰相裴度撰文)三絕於一身,故素享“三絕碑”之美譽。

●1956年8月6日,李晟碑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陝西省名勝古蹟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9年9月4日,李晟碑被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評為陝西省第一批書法藝術名碑。

●1998年,李晟碑被陝西省文物鑑定委員會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隴西郡西平李氏丨星溪李氏始祖李千護的太祖為唐代西平忠武王李晟



李晟(727年-793年)。祖籍隴西狄道(甘肅臨洮),字良器。初為邊鎮裨將,因戰功升至右神策軍都將,因平朱泚之亂,被封為西平郡王。

祖父李思恭,父為李欽,世代在隴右為中下軍官。李欽在李晟出生數年後就過世了。李晟對母親相當孝順,個性雄烈,有才幹,善常騎馬射箭,武藝不凡,十八歲時便投身軍旅。史載李晟“身長六尺,勇敢絕倫”。

又李晟奉旨立五廟,當是時,“一門荷寵於聖朝。四代追榮於幽穸”。廟成之日,正議大夫行尚書工部侍郎賜紫金魚袋張彧撰《忠武先廟碑記》,李彝篆額。

唐代建中年間,淮西節度使李希烈發動叛亂,圍攻襄城。唐德宗調動涇原節度使姚令言前去增援,哪知姚令言卻帶五千人馬前來長安要求犒賞,隨即倒戈並推舉剛被削權的太尉朱泚為頭領。德宗一時情急,帶同妃子、王子和公主逃到奉天。

隨後,朱泚自稱大秦皇帝,進攻奉天。幸好在前郭子儀的手下大將渾瑊的統領下,反賊朱泚久未能攻下,而同時,兩支分別由朔方節度使李懷光和神策將軍李晟率領的兵馬前來支援,朱泚眼見如此,也只有退兵長安再作打算。李晟乘勝追擊進軍長安,可是,到達城外竟然發現李懷光因被離間而和應朱泚,在被前後夾攻的危急情況下,李晟臨危未亂,掛著忠義之師的旗幟,不少長安城外的唐軍都前來增援,睜眼間,將士士氣高漲,李懷光見勢色不對逃到河中。李晟愛民,不願在長安城內打巷戰,所以決定從城北直接攻入皇宮,當了僅僅六個月的大秦重帝朱泚不敵慌忙逃走,在甘肅彭原為親信所殺。而叛將李懷光在渾瑊等將的追擊下自縊而死,自稱楚皇帝的李希烈則於貞元二年(786年)被手下所殺。

收復長安的李晟軍隊,軍紀嚴明,深得長安居民愛護。德宗得知長安被收復,樂極而泣道:“天生李晟,以為社稷,非為朕也。”又冊封李晟為西平郡王,拜鳳翔、隴右、涇原節度使,並把其畫像掛放於凌煙閣內太宗舊臣側。李晟兵權過大,引起德宗猜忌,便將李晟的兵權削奪,轉職太尉、中書令。

貞元九年(793年),李晟病逝,享年六十七歲,諡號忠武,贈太師,其後代多有居顯要者。唐僖宗期間,朝廷又編輯《興元聖功錄》記載其功績。《新唐書》、《舊唐書》有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