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打響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保衛戰”

10月15日,山西省政府召開全省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會議。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工作安排,強化責任擔當,突出問題導向,精準施策、標本兼治,全力推動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取得實效,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生態獲得感和藍天幸福感。

會上,山西省環保廳廳長董一兵通報了今年以來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形勢,他說,“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尤其是大氣汙染防治工作。7月31日,召開山西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並印發《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山西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將打贏藍天保衛戰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重大民生工程予以全面部署和推進。”

空氣質量持續好轉,優良天數不容樂觀

今年以來,山西省不斷強化大氣汙染治理,推動環境空氣質量持續好轉。1—9月,全省綜合指數平均為6.09,同比下降13.1%;PM2.5平均濃度5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8%。同時,其他5項汙染物濃度均同比下降,SO2下降44.6%、CO下降23.3%、NO2下降12.5%、PM10下降5.7%、O3下降1.0%。特別是9月份當月PM2.5平均濃度2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0%,11個市首次全部達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的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山西省仍是全國空氣汙染最嚴重的區域,大氣汙染防治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主要表現在:

一是主要指標在全國排位靠後。1-9月,全省綜合指數和SO2濃度兩項指標仍排全國倒數第1,其他指標也是排名倒數,其中PM2.5平均濃度為倒數第2,僅好於河南。全國169個重點城市綜合指數排名最差的20個城市中,山西佔了7個,分別是:臨汾、晉城、太原、陽泉、運城、晉中、呂梁。

二是改善速度落後於周邊。1—9月全省綜合指數同比下降13.1%,PM2.5同比下降8.8%,均低於京津冀降幅,存在汙染重、改善慢的問題。各市空氣質量改善進展不平衡,PM2.5濃度改善幅度最低的呂梁與改善幅度最高的忻州相差19.6個百分點,而且呂梁是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個城市中唯一的一個PM2.5濃度不降反升的城市。

三是完成年度目標不容樂觀。從PM2.5指標看,1-9月份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52微克/立方米,達到進度要求;11個市中,臨汾市PM2.5平均濃度仍未達到時序進度,與目標還有2微克差距。考慮到進入採暖期後,煤炭消耗量增加,燃煤汙染加劇,加之氣象條件的不確定因素,引發重汙染天氣的可能性增大,完成年度目標仍不容樂觀。

從優良天數比例指標看,全省優良天數比例僅為57.3%,與目標相比差距13.1個百分點,即使今年剩餘天數全部是優良天,也已無法完成全年目標。11個地級市中僅大同、朔州達到目標,其餘9個城市均與目標存在差距。

四是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存在薄弱環節。從生態環境部強化督查公佈的問題來看,主要涉及未落實堆場揚塵治理措施、未落實VOCs整治要求、治汙設施未安裝或不正常運行、工業粉塵無組織排放、露天焚燒管控、建築工地未落實“六個百分百”要求、“散亂汙”整改不到位、超標排放等方面。這些問題在我省各市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說明環境管理工作還不夠精細,還存在“寬、松、軟”的問題。

四大結構調整、三個專項行動,綜合治理攻堅

此外,會上對開展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進行具體部署。

今年的年度目標是11市要全面完成2018年空氣質量改善目標(重點是PM2.5目標)。其中,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目標,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重點區域8個市完成國家下達的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目標。

此次主要任務包括四大結構調整、三個專項行動(即:柴油貨車汙染治理專項行動、工業爐窯汙染治理專項行動、揮發性有機物(VOCs)綜合治理專項行動)、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深入推進工業企業錯峰生產與運輸、加強基礎能力建設等方面內容。其中,重點區域8個市分別按照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執行,其餘3個市由市政府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方案。

秋冬季期間,對重點行業實施錯峰生產是減輕秋冬季汙染負荷、抵消採暖期新增燃煤汙染的重要措施,已連續實施多年。今年與往年不同的是,國家秋冬季攻堅方案中不再規定統一的錯峰生產停限產比例,只是明確了基本原則,具體停限產比例由各市按照汙染排放績效和環境管理實際需要把握,避免簡單化、絕對化、一刀切。

(本報記者 侯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