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敬事房是做什麼的?為何嬪妃心有畏懼,太監卻挖空心思往裡鑽

導讀:古代敬事房是做什麼的?為何嬪妃心有畏懼,太監卻挖空心思往裡鑽

明清朝代是我國最後的兩個君主專權國家,時至今日,很多影視作品都是以明清為主,其中清朝更甚,就是因為我們與明清時期距離較近,一些史事尚能考證。在諸多清宮劇中,我們最為熟見的畫面,便是幾個太監,扛著用被子裹著的嬪妃,送到皇帝那裡,對於這一幕很多人都很迷惑,為什麼嬪妃需要讓太監扛過去,難道不能自己走過去嗎?

古代敬事房是做什麼的?為何嬪妃心有畏懼,太監卻挖空心思往裡鑽


其實這要和明清的一個機構說起,那就是敬事房,敬事房隸屬內務府,平常管理皇宮內部一些太監宮女的獎懲,不僅如此,敬事房還有一個主要作用,是管理皇帝房事。比如說皇帝和後宮嬪妃行房時,敬事房太監要做好日期記錄,用來對照日後嬪妃懷孕的日期。

古代敬事房是做什麼的?為何嬪妃心有畏懼,太監卻挖空心思往裡鑽

皇帝行房步驟非常繁瑣,而每個環節都需要敬事房太監在旁管理同時也有監督的意思。在皇帝用過晚膳之後,敬事房太監會捧著一個托盤,托盤上面有記載著後宮嬪妃姓名的牌子,以供皇帝翻牌,這些牌子在古代叫做齎牌,又因為是晚膳之後所呈,因此又叫膳牌。

古代敬事房是做什麼的?為何嬪妃心有畏懼,太監卻挖空心思往裡鑽

等皇帝翻牌之後,後面的事情就是上面說到的,會由敬事房太監前去通知嬪妃,並且把嬪妃用被子裹著送到皇帝那裡,記錄時辰。之所以用被子裹著,主要原因還是為了皇帝的安全,因此等嬪妃送到地方之後,從被褥中出來也有講究,需要蠕動著從被褥中出來,為了防止帶有利器,傷到皇帝。

古代敬事房是做什麼的?為何嬪妃心有畏懼,太監卻挖空心思往裡鑽

因此敬事房在後宮嬪妃心中,地位非常高。後宮嬪妃眾多,爾虞我詐,想要在後宮生存非常艱難,而想要飛上枝頭變鳳凰,更是難上加難,為了得到皇帝寵愛,可以說使盡了渾身解數,而敬事房則是後宮嬪妃必爭之地,但又是後宮嬪妃心有畏懼的一個地方。

古代敬事房是做什麼的?為何嬪妃心有畏懼,太監卻挖空心思往裡鑽

這些嬪妃如果想要自己的膳牌經常出現在皇帝面前,就會選擇賄賂敬事房太監,提升自己侍寢幾率,所以敬事房也是很多小太監想要當職的地方,是一個很大的肥差,嬪妃賄賂小太監不僅能提升侍寢幾率,一旦確認侍寢,這些小太監可以幫助延長侍寢時間,因為在古代皇帝行房時,是有時間限制的。

古代敬事房是做什麼的?為何嬪妃心有畏懼,太監卻挖空心思往裡鑽

可是時間久了就不行了,一旦時間過長,這些太監就擔心皇帝會中馬上風而死,便會在門外喊:“是時候了。”要是皇帝興致高,當沒聽見,會再喊一次,直到三次為止。而這些嬪妃為了延長行房時間,便會賄賂太監,以便更加長久。

古代敬事房是做什麼的?為何嬪妃心有畏懼,太監卻挖空心思往裡鑽


所以說敬事房太監對於後宮嬪妃是非常重要的,賞賜也很多,我們都知道,在皇宮太監地位非常低下,時常受到打罵,而一旦這些太監進到敬事房,不說地位提高,至少沒有哪位嬪妃隨意辱罵。畢竟在行房的時候還要依仗這些太監,萬一興趣正濃時,小太監在門外喊時間到了,縮短嬪妃侍寢時間,那真是得不償失。

古代敬事房是做什麼的?為何嬪妃心有畏懼,太監卻挖空心思往裡鑽

筆者最後補充一點知識,這些嬪妃在行房之後,並不是通過喝一些避孕湯避孕,在行房之後,敬事房太監總管會問皇帝留不留,而皇帝要是說不留,那麼太監總管則會按壓嬪妃後股穴,龍精自會流出。

古代敬事房是做什麼的?為何嬪妃心有畏懼,太監卻挖空心思往裡鑽

總結:由上所述,敬事房主要管理皇帝房事,並且計時,寫“日記”,整理嬪妃生理期。因為這樣的工作性質,對後宮非常重要,所以說在古代皇宮,敬事房是很多太監嚮往之地,也是後宮嬪妃唯一有所畏懼的機構。不過話說回來,皇帝的房事時間還要限制,可以看出當皇帝也沒有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