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無一用是書生”,上一句十分囂張,只是大多人都弄不懂

“百無一用是書生”,上一句十分囂張,只是大多人都不知道

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你優秀別人比你更優秀,還有形形色色的各種人要與之周旋。如果自己可以發光發亮,誰又會甘於平庸呢?有追求人都是想要出人頭地的,就算不能站在雲巔之上,也要活出自己的模樣。人們就會想方設法的去學習各種技藝,讓自己的生活多一層保障。不管在現代還是在古代,人們都認為讀書就是一條康莊大道。古代只有讀書之人才能科考,才能走上仕途。在現代,沒有那麼多的侷限,三百六十行,每個行業都需要人才,除了那些學習知識理論的之外,還要出色的技術人員,所以在現代我們更加註重學習。但是我們的前輩卻說“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有人理解有人輕嗤,但是它的前一句卻更加囂張!而且很多人還不知道。

“百無一用是書生”,上一句十分囂張,只是大多人都弄不懂

讀書一直以來都是被推崇的,但人們還是根據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聽總結出了這麼一句話。那也就是說讀書之人,那些普通的書生在古代似乎沒有太高的地位,更不是人人都尊重的樣子。其實這句話並不完整,只是因為很多人只記得這後半句,於是就將前半句給忽略掉了。這句話有點刁,但說的卻是事實,這種一針見血的感覺有點扎心。今天小編跟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這句話,這前半句就是“十有九人堪白眼”!古代人們能走的路並不多,大概就是士農工商,而且從商的都非常少。不像我們現在,任何發展都是一個機會,不僅如此,還可以去創造和挖掘更多的機會。但是我們的前輩在總結的時候,是說十有九人遭白眼,這話又從何說起呢?

“百無一用是書生”,上一句十分囂張,只是大多人都弄不懂

這句話出自黃景仁之口,他才學淵博,乃是國之棟樑,有能力的人自然不想屈居於普通人之列,但是乾隆皇帝並沒有重用他。本想大展身手的黃景仁十分的煩悶,他不甘心,難道因為他的家境不如別人,他就一定是一個沒有用處的人麼? 可能是因為壓抑的太久了,終於有一天要爆發了。黃景仁提筆就寫了這句話,自身當前的處境,以前受過的委屈,心中的不甘心,都細緻地刻畫了出來,人們也通過這句話看到了他的難處。我們現在經常用一句網絡語言來調侃別人,“同樣是九年制義務教育,為何你如此優秀”,這只是一句調笑的話,但小編注重的是這裡面說的九年教育,我們學習的時間不止九年。有的人會讀大學,有的人甚至讀研、考博、出國深造……自己有一份完美的履歷,但是在這個時候卻沒有人願意用僱傭,在這種情況下都會不甘心,明明我足夠的優秀,為什麼要遭受別人輕視的眼光?我努力了那麼多年吶!為什麼連一個展示的機會都沒有?

“百無一用是書生”,上一句十分囂張,只是大多人都弄不懂

這種情況下人都會有一種很強烈的心理活動,不甘心,慚愧,失落,甚至生氣,但是對於這種現狀卻無可奈何。不管是在以前還是在當今社會,“十有九人遭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這種情況更加顯著。很多人都在風雨飄搖之中混跡江湖,想要混出名堂來,光靠讀書是不夠的。社交、才藝、技術等很多東西都需要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