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APP,從輕應用到小程序,百度智能小程序時代來臨

昨天,小程序斬獲一項世界級殊榮——在烏鎮舉行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佈活動”上,作為一項全新的技術和應用創新,小程序首次獲選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

這個獎,也屬於小程序的每一位開發者。

再見APP,從輕應用到小程序,百度智能小程序時代來臨

現今,小程序已是BATJ的寵兒。在11月1日的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副總裁沈抖宣佈百度將正式成立智能小程序開源聯盟,首批聯盟成員包括了愛奇藝、嗶哩嗶哩、快手等App和平臺。這些App每月的月活不去重累計數超過30億,他們希望通過小程序以豐富自身的業務生態,賺取新一波的流量紅利。

目前,BAT三巨頭均進軍了小程序領域,據業內人士預測,未來兩年小程序將取代80%的APP市場。

百度副總裁沈抖表示百度智能小程序的月活用戶已經超過了1.5億,服務已經深入到娛樂、資訊等23個大行業,未來智能小程序還將搭載在DuerOS以及Apollo無人車上。

在今年9月12日,螞蟻金服宣佈正式成立小程序事業部。截至今年9月,支付寶的小程序數量已經超過2萬,日活達到1.2億。

對比微信小程序和百度智能小程序的特點,我們不難發現。微信小程序有的服務和支持,百度這邊全部都有;而微信小程序給不了開發者的功能和權限,百度也能統統給你。

再見APP,從輕應用到小程序,百度智能小程序時代來臨

微信小程序目前的痛點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1)缺乏有效渠道,推廣難且獲客成本高

有人總結說,微信小程序的一個優勢是獲客成本幾乎為零。這種說法待商榷,它只計算獲客的邊際成本,卻忽略了前期推廣成本和非資金成本。微信具有豐富的流量資源不假,但小程序只能依靠對話、群聊、專項搜索等有限手段進行傳播,無法出現在朋友圈和搜一搜等更具想象力的入口。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流量並非易事,需要付出巨大的資金成本和人力、時間成本,對於絕大多數開發者來說,推廣的難度往往遠高於產品開發和運營。

2)用完即走,不能Push和關注,用戶留存難

微信小程序的最大特點就是即拿即走、用完即走,對於用戶來說,小程序簡直就是活好不粘人的小妖精。但從小妖精的角度來說,它並不情願過這種沒有安全感的生活,希望與重點用戶保持經常性聯絡、多發生關係,以獲得最大化利益。而微信小程序不能Push和關注,讓小妖精的希望破滅,難以長期留存用戶。同時在客戶角度也沒有能夠充分滿足需求,比如某個用戶非常喜歡某個小程序的產品和服務,他想用的時候可能很難找到,特別是在聊天主頁面下拉展現小程序的設計出現之前。

3)微信流量池內閉環,無法轉移到微信之外

對於很多開發者和品牌來說,微信只是他們獲客的一個渠道,他們希望將微信上的客戶也能納入到現有體系中來,便於服務和營銷,更好地創造價值。然而微信流量池是個閉環,不允許將流量轉移到微信之外,現有情況下微信內的客戶也就不能納入至品牌體系下,其價值當然也就無法進行全面挖掘。

可以說,在看到頭部小程序的風光時,我們往往容易忽視被淹沒的大多數創業者。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朋友印象團隊創始人慄浩洋曾說:“99%的小程序無法充分利用微信流量紅利,要刺激流量爆發,必須有效利用社交心理學和火爆公式。”也就是說,微信小程序能否成功的關鍵是在恰當的時機找到恰當的爆發方式,偶然性很大。像禮物說、小打卡等頭部小程序的興起,都有很大的偶然性,其成功之路可以借鑑但難以複製。

在5月份Top100微信小程序中,由傳統機構所開發的小程序佔比達77%;而個人開發者所開發的小程序僅為11%。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普通開發者想要玩轉微信小程序,絕非易事。

再見APP,從輕應用到小程序,百度智能小程序時代來臨

(1)全平臺開放:百度智能小程序支持搜索觸達小程序,支持包括百度系產品及所有瀏覽器上訪問,未來甚至還支持在智能家居產品上運行,這可以讓開發者真正實現開口吸納流量、收口留存用戶的目的。百度的智能技術很高,因此小程序的技術也強大到其他平臺不能比擬。

(2)用戶體驗度高:

用戶體驗可以最大限度的接近Native App。百度智能小程序非常重視用戶體驗,因此這方面大家可以放心了。

(3)更加智能:百度智能小程序將提供超過60個AI接口和超過20個NA化組件給開發者,包括語音、文字、圖像和人臉識別等。進入智能化時代,百度不是空喊口號,已經在大步實施。

(4)最關鍵的是,自帶大筆流量:百度智能小程序直接把百度的全域流量都開放給開發者,包括百度“搜索+信息流”的全部流量都可以接入智能小程序,此外,百度地圖、百度手機助手、百度貼吧等百度系應用的流量也都可以開放給開發者。可以說,有了小程序,你就直接坐擁流量高塔。

總之,智能小程序為開發者進行全方位賦能。

同樣是小程序生態,百度的做法與微信、支付寶完全不一樣。微信一直持慎小慎微的態度,處處以用戶優先,不惜限制功能; 而百度卻反其道而行,轉而以開發者為中心,積極賦能放權。為何百度不擔心引發用戶的反感,能夠敢於如此大刀闊斧地開放呢?

1)依託產品的屬性不同

微信小程序依託於微信這個超級APP,就必須考慮到微信產品的特性和用戶的習性。我們都知道,微信是基於熟人關係的封閉式社交產品,裡邊有自己的全部社交關係和隱私信息,用戶往往把微信視為自己的私密空間。就像我們在家時對外來的上門推銷者抱著高度警惕性一樣,微信用戶也不願意自己被外界騷擾,他們對於外來信息的容忍度很低,甚至帶有牴觸心理。而微信目前是騰訊最核心的業務資產,加上張小龍團隊一貫的謹慎作風,因此微信小程序的整體策略偏於保守也是可以理解的。

相比之下,百度智能小程序的生態環境要寬鬆得多。前面有提到,百度智能小程序可跨App運行。百度的這些產品,要麼是資訊類產品(比如百度App),要麼是工具類產品(如百度地圖、百度瀏覽器等),本身開放性很高。即便是帶社交性質的百度貼吧,也是類似半公共場所的移動論壇。這也決定了用戶在使用百度系App時並不會像使用微信那麼謹慎,因此對外界信息和功能的接受程度要高得多,客觀上為百度智能小程序的開放創造了較有利的條件。

2)策略目標不同

微信推出小程序的目標非常明確,就為了豐富微信生態,更好地滿足用戶的即時性場景需求。同時,儘可能地實現產品和服務的閉環,把流量控制在微信生態之內。微信小程序開發者確實從微信中獲得了流量資源,但事實上他們也在幫助微信創造新的流量。因為微信用戶的需求沒有能在微信內獲得滿足,那麼自然會跳出微信去尋找服務方,現在有了小程序微信就可把原本體系外的流量帶回體系之內。微信小程序更像一個超級蓄水池,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微信開發者扮演著類似於打工者的角色,幫助微信創造服務場景,不斷擴充流量。

百度推出智能小程序的終極目標,就是和開發者一起實現流量和用戶價值的變現。要實現這個目標,百度必須先把自己的App產品矩陣打通、實現互聯互通,因為百度單個App的場景和使用頻率相對有限,無法發揮價值最大化的規模效應。

百度自己只能實現各個產品之間互通的技術基礎,開發者則通過不同的產品和服務來共同挖掘流量和用戶的價值。打個比方,百度的單個App好比各自獨立的湖泊,百度現在通過智能小程序的後臺基礎技術將其連成一個縱橫交錯的大網;而開發者只需開發一個智能小程序就可把產品和服務應用於這張大網之上。

投資人眼裡的小程序

小程序的紅利期只有一年,投資人要站在BAT角度思考投資方向

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今年至少有幾百億資金會進入小程序

去年小程序披露的總投資額是7億,當然這個數字有些低估,今年所有投資都是跑步進入小程序,今年到4月份,投資金額可能是這個數字加個零,現在差不多是70億人民幣了,今年整個一年,至少是幾百億投資在小程序上。

相信小程序可能會成為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之後的“微信互聯網”的新平臺機會,會複製大部分的移動互聯網的商業機會,甚至更廣泛,更深入。同時他在演講時稱,小程序會實現原生App生態進一步升級,並且它已滲透至各個行業,引起資本狂熱。

“小程序會給創業者顛覆PC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巨頭的機會,”他判斷,“今天獲取App至少幾十塊,購買App至少上百元的成本,相比小程序的成本紅利非常明顯。但是,小程序流量紅利就是今年一年,如果今年一年錯過這個紅利,這個機會就跟你沒關係了。”

從2013年輕應用的雛形到現在2018落地有聲的百度小程序,一個時代的輝煌再次被推上一個制高點。如果說當初的輕應用滿足了用戶無需下載、即搜即用的功能,由於基於搜索的檢索與智能分發特性,又很好解決了移動用戶需求與開發者對接的問題。而現在的小程序似乎顯得更加智能與便捷。再見了APP,從輕應用到小程序,百度終於拿下這座流量高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