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死一隻老虎,李逵打死四隻,為什麼只有武松成為打虎英雄?

江湖中人人皆知「打虎武松」的名號。

孫二孃遇見武松,說「莫不是景陽岡打虎的武都頭」。

武松醉打蔣門神,令蔣門神令投外府,說「再撞見我時,景陽岡上大蟲便是模樣」。

血濺鴛鴦樓,在牆壁上寫的字是「殺人者打虎武松也」。

可見打虎確實已經成為了武松的一項標誌,江湖中人人皆知。可李逵也殺了四隻老虎,江湖中怎麼就沒有殺虎李逵的名號呢?

武松打死一隻老虎,李逵打死四隻,為什麼只有武松成為打虎英雄?

武松打虎

我們都知道,武松在景陽岡,喝了十八碗酒之後,酒後上山,打死了一隻老虎。而李逵,因為孝順,所以下山去接老母親,怎奈老母被老虎吃了,一怒之下,李逵把老虎一家一窩端了,一共四隻老虎。由此可見,宋朝的老虎隨處可見。首先,打虎這件事武松是第一個,就如同現在,人要出名就要做一些別人做不到的事。客觀來講,武松因打虎出名之後,李逵再去打虎,無論打幾隻,從原創度來看,這是抄襲,因為武松已經跟打虎融為一體了,本著先入為主的原則,觀眾的心裡容不下另一個人了,蹭熱門要與眾不同才行啊。武松打虎是為人民群眾解決了一件大事,所以受到推崇,而李逵殺虎除了為自己洩憤,對群眾並無卵用。

武松打死一隻老虎,李逵打死四隻,為什麼只有武松成為打虎英雄?

李逵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打虎的方式的不同了。

武松是怎麼打虎的,寫老虎如何竄將出來,如何一撲,一掀,一翦。武松如何一閃一跳。老虎如何把兩隻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如何兩隻手把老虎揪住,一按按將下來,如何拳打腳踢,打死了老虎。

這一段文字寫得很精彩,很精細。關鍵還在於,武松打虎是純赤手空拳的打的。武松雖然也帶了一根哨棒,但哨棒在一開始武松奮力一擊的時候就打在樹上,斷了,根本沒派上用場,只是在武松打完了虎,怕沒打死,就又撿來哨棒打了一頓而已。哨棒在整個打虎過程中沒起到什麼作用,武松是純赤手打虎。

武松打死一隻老虎,李逵打死四隻,為什麼只有武松成為打虎英雄?

武松打虎

李逵就不一樣了。李逵的母親被老虎吃了,李逵就殺了四個老虎。兩隻小老虎,兩隻大老虎。李逵先用朴刀殺了兩隻小老虎,一刀一個被搠死了。朴刀長這樣:

武松打死一隻老虎,李逵打死四隻,為什麼只有武松成為打虎英雄?

朴刀

李逵殺完兩隻小老虎,就鑽進了虎穴,進了虎穴,朴刀不方便,李逵就掣出腰刀,殺了一隻大老虎。完了李逵拿了朴刀走出虎穴,又用朴刀殺了一隻大老虎。

「武松文中,一撲一掀一剪都躲過,是寫大智量人,讓一步法。今寫李逵不然,虎更耐不得,李逵也更耐不得,劈面相遭,大家便出全力死博,更無一毫算計。」

武松打虎,是真的「打」虎,那是真用拳腳打死的。李逵則是拿刀殺了四隻老虎而已。那我們自然會覺得武松打虎的分量更重。

一個人面對一個強大的敵人,施展出各種絕妙武功,驚險萬分但最終打敗了敵人,我們就覺得這人很厲害。另外一個人面對強大的敵人,掏出一把槍就把人打死了,這我們就會覺的沒有前一個人厲害。

武松打死一隻老虎,李逵打死四隻,為什麼只有武松成為打虎英雄?

李逵殺虎

最後,李逵殺虎的後續,比較有意思。李逵殺虎以後回到梁山上,向眾人講述了真假李逵、殺虎等事情。百回本的《水滸傳》講,李逵說完了以後“眾人大笑”。在大家看來,不覺得李逵死了老母什麼的是多大個事。

但金聖嘆就不一樣了,金聖嘆在七十回本的《水滸傳》裡把“眾人大笑”,改成了“宋江大笑”。

換句話說,李逵殺虎以後,作者更多的是在反襯宋江的殘暴,不是好人。但對李逵來說,又沒人誇讚他的行為,也沒人把他當英雄看。這樣一來,李逵就算殺了8個老虎,也沒意義了。

但是武松就不一樣了,有官府、酒家、路商、鄉鄰幫傳美名,是上過報紙電視的打虎英雄。你們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