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言而有信,即使你是帝王,一句戲言也會成真!

人沒有信用,無法在社會中立身兒,國家沒有信用,也不會在歷史長河中長存。所以不管你是出於玩笑還是處於什麼目的,一旦你說出口的話,被人記錄下來就會成為一個承諾,而你之後必須要為這個承諾去兌現。即使不被記錄下來,也會有人記得兒。如果你後來沒有達成這個承諾,你就會變成一個失信的人人們就不會再去相信你的信用。而人一旦失去了信用,將會寸步難行。普通的人況且如此,更何況是一些位高權重的人呢?

做人要言而有信,即使你是帝王,一句戲言也會成真!

歷史記載中,在周朝的一位王爺成王身上就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具體就是在成王小的時候,那時候成王已經是一位皇帝了。他和弟弟叔虞在玩耍的時候。可能是他的弟弟把他哄的很高興,他開心的拿著樹葉刻了一個印章。說那是一個圭玉,隨手把他賞賜給他的弟弟和他說以後會拿這個圭玉給他封一個官,在那時候,皇上如果想給誰誰升官的話就需要給他一個圭玉,以此為憑證。

做人要言而有信,即使你是帝王,一句戲言也會成真!

因為平時皇帝的起居都會有史官跟隨,所以他的這一個舉動就被史官記錄下來了。可見當時皇帝的一舉一動被人們都看在眼裡。皇帝也不是那麼好當的,隨時被人注視著,也可以說監視者。然後,多年以後,史官聯名請書讓成王封他的弟弟做官,成王當時就很懵啊,為什麼要封他做官,還是你們聯名上書請示,他最近做了什麼了不起的大事嗎?顯然成王已經忘記了當時的玩笑話。

做人要言而有信,即使你是帝王,一句戲言也會成真!

不過還是沒有避免給叔虞封官的這個事實。儘管成王想以當時年幼,一時戲言的藉口來拒絕史官,但最終還是妥協了。就這樣成王他的弟弟當官,並由此有了一塊兒封地,也就是後來的晉國。所以說君無戲言,你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來。你既然承諾了就要做到,不然就會失信。成王就是給我們樹立一個典型的例子,他的一時玩笑話竟然弄出了一個國家。

做人要言而有信,即使你是帝王,一句戲言也會成真!

我想成王在這之後一定會謹言慎行,再也不敢輕易地承諾別人,說出去的話,也一定會再三考慮。畢竟語言的能力也是很強大的。說出來的話可以成為歷史,也可以成為典範。不來的話,它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掉一個人。所以無論何時,請謹記,謹言慎行。不可因為一時意氣而承諾他人,最終卻失信於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