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倫碩怒斥造謠,這種現象是“洗稿”還是缺乏了“把關人”

今晚,張倫碩在微博上面怒斥造謠,主要是反駁了“靈魂有香氣的女子”的一篇關於張倫碩和鍾麗緹的文章,直接回應鐘麗緹沒有打過一針,也沒有赤鬼任何激素類藥物,自己也沒有給過她任何的壓力,從張倫碩的語言上面,可以看出他的怒氣和對老婆的心疼。

張倫碩怒斥造謠,這種現象是“洗稿”還是缺乏了“把關人”


眾所周知,張倫碩和鍾麗緹是參加了《如果愛》相識,兩人在2016年舉辦了婚禮,鍾麗緹比張倫碩大12歲,有過兩段的婚姻,但是張倫碩和鍾麗緹的3個女兒都相處的很融洽,而兩人在婚後是否會還要一個寶寶就成了關注點,這一次張倫碩怒斥謠言,也是這一個由來。

張倫碩怒斥造謠,這種現象是“洗稿”還是缺乏了“把關人”


在張倫碩怒斥之後,廣大網友也是支持張倫碩的,為了流量標題真的是太沒有底線了,也有網友表示討厭網絡乞丐,要好好整改。

張倫碩怒斥造謠,這種現象是“洗稿”還是缺乏了“把關人”


我們都知道現在是一個自媒體的時代,每一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話語權,但是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還是要有自己的底線。

張倫碩怒斥造謠,這種現象是“洗稿”還是缺乏了“把關人”


在紙媒時代,“把關人”就在裡面起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作用。把關人理論是傳播學先驅者庫爾特·盧因通過對大眾媒介“傳播者”角色的研究而得出的一種傳播理論。把關人又稱為“守門人”,是指那些在新聞媒介系統中居於決斷性的關鍵位置,對信息進行過濾和加工的人或組織,而這種對信息進行的過濾和加工的過程就是把關。

張倫碩怒斥造謠,這種現象是“洗稿”還是缺乏了“把關人”


在曾經的紙媒時代或者是電視新聞時代,從記者到編輯到總編,他們都是在充當著把關人的角色,對每一條信息都進行認真的篩選和報道,但是隨著現在互聯網的發展,視乎網絡把關人變得更為重要了。今年讓大家很關注的一件事情,二更公眾號的關閉,其實都是在告訴著我們,在這個自媒體的時代,我們有話語權,但是也要守住自己的底線,尤其是作為媒體,對於自己的新聞,對於自己所報道所寫的東西,都要有一個嚴格的把關過程,要對讀者負責也要對自己的作品負責。

張倫碩怒斥造謠,這種現象是“洗稿”還是缺乏了“把關人”


除了這一現象,還有頻頻發生的“洗稿”現象,好像改得面目全非,但是其實最有價值的部分還是抄襲了。在原創和偽原創同時並存的時代,我們需要的更是走心的作品,而不是千篇一律的雷同。

張倫碩怒斥造謠,這種現象是“洗稿”還是缺乏了“把關人”


網絡的發展對傳播來說有好也有不好,但是無論是公眾還是媒體,真的要堅持自己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