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虛常用的3種中成藥,不要選錯了!

大家好,我是中醫老劉。

腎為先天之本,是一個人天生所帶來的身體條件,比如身體強不強壯,哭聲是否響亮,眼睛是否有神,毛髮是否烏黑濃密,這些都是歸腎所管的。

在中醫看來,腎臟只有虛證,沒有實證,因為腎臟儲藏的精氣越充足越好,不怕多,就怕少了。腎虛主要表現為腎陰虛與腎陽虛。

腎虛常用的3種中成藥,不要選錯了!

1、腎陰虛用左歸丸

腎陰虛是指腎臟陰液不足,多是由久病傷腎,或者房事過度,或者先天稟賦不足等引起。腎主骨的作用不能很好地維持,就會腰痠腿軟;腎虛腦髓失養,就會頭暈耳鳴;腎精失於封藏,所以遺精滑精,盜汗自汗。

有上述腎陰虛症狀的朋友要用左歸丸。

左歸丸出自張景嶽之手,組方有八味藥:熟地、山藥、山茱萸、龜板膠、鹿角膠、枸杞子、川牛膝、菟絲子。

左歸丸的整方是“純補無瀉”的,用於腎陰虛比較嚴重,而又沒有潮熱、五心煩熱、口舌乾燥、舌質紅等陰虛內熱症狀的患者,如神經衰弱、腰肌勞損、慢性腎炎等。

腎虛常用的3種中成藥,不要選錯了!

2、陰虛陽亢吃六味地黃丸

陰虛則陽相對亢盛,表現為午後定時發熱,五心煩熱,口乾舌燥,舌質紅,舌苔少甚至沒有。

如果陰虛與陽亢的症狀並見,則需要服用六味地黃丸,它對腎虧引起的腰膝痠軟無力,骨頭營養不良、腦髓不足引起的頭暈目眩、耳聾耳鳴、遺精、盜汗、午後發熱,五心煩熱,口燥咽乾特別有效。

六味地黃丸由熟地、山茱萸、山藥、澤瀉、牡丹皮和茯苓這幾味藥組成。

因為它有“三補三瀉”,既能補陰又能讓虛熱滲出來。

所以,六味地黃丸是中醫從古至今的補腎佳品。

腎虛常用的3種中成藥,不要選錯了!

3、腎陽虛用右歸丸

腎陽虛衰,不能起到溫煦推動的作用,所以會有全身功能低下、虛寒怕冷、四肢冰涼、腰膝痠軟疼痛、精神萎靡、面色蒼白等症狀。不過,腎陽極度虛衰者也可能面色黑,沒有光澤。

右歸丸現代常用於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精少不育、性功能減退、貧血、白細胞減少症等具有腎陽虛衰症狀的疾病。

右歸丸由熟地、山藥、山萸肉、枸杞子、菟絲子、 鹿角膠、杜仲、肉桂、當歸、熟附子十味藥組成。

右歸丸偏重於補腎陽,純補無瀉。諸藥一起起到補精血、求陽氣的作用。對腎陽虛兼有痰飲、水腫等症,則要用金匱腎氣丸。

腎虛常用的3種中成藥,不要選錯了!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兒,喜歡劉醫生的文章,就點擊右上角紅色“關注”吧!


我是中醫老劉,30年中醫經驗

健康問題可評論留言,儘量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