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忠:停止錯峰是災難!水泥短缺不是企業的問題!

日前,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孔祥忠對水泥去產能、錯峰停產、區域平臺等問題發表了觀點,他指出,減量產能置換政策給大企業一次進行區域市場集中度提升和優化市場佈局的機會,去產能要靠大企業發力;個別地方政府部門對水泥企業停產“一刀切”,水泥業出現供給短缺那絕不是企業的問題;水泥平臺是一種資源整合平臺,平臺在明白人、聰明人的操作下,發展空間巨大。


孔祥忠:停止錯峰是災難!水泥短缺不是企業的問題!


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孔祥忠

部分內容如下:

一、去產能與集中度和優化佈局的關係

中國是水泥熟料產能利用率不足70%,北方地區大都低於50%,達不到80%的合理區間指標是產能過剩的重要標誌之一。但去產能不是最終目的,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優化市場佈局才是最終目的。在較高的產業集中度情況下,去產能也會很容易進行,因為那已是大集團內部的事了。

減量產能置換政策給大企業一次進行區域市場集中度提升和優化市場佈局的機會。利用這個減量置換政策,部分大企業必須加快淘汰落後生產線,重新調整市場佈局,獲取新的礦山資源,以規模和佈局的優勢加大對市場的話語權,同時改善企業的資產結果,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強企業競爭能力。

在沒有國家去產能的政策性要求背景下,水泥行業的去產能會隨著大企業的自主市場佈局優化,以及企業內外的市場資源整而合同步推進。去產能要靠大企業發力。

二、錯峰生產與超低排放和停窯限產的關係

其他製造業錯峰生產一般就意味著企業停產,而不同的是水泥行業的錯峰生產,乃至於企業主動調節市場供需關係的停窯限產自律行為,針對的都是停止燃煤窯爐的熟料生產。水泥企業錯峰生產只停煅燒熟料的燃煤窯爐,而水泥生產線並不停產、也沒有限產。也就是說,無論是水泥企業錯峰生產還是停窯限產,基本不會影響水泥產品市場供應。水泥行業從2014年實現錯峰生產以來一直如此,即使冬季北方地區水泥企業全部長時間錯峰生產,也從來沒有停止過水泥產品的市場穩定供給。水泥錯峰生產停窯不停產,這是水泥行業錯峰生產與其他行業的差別。

2018年,局部市場上時而出現短期水泥供給緊張現象,這主要是個別地方政府部門為了控制汙染排放總量和重汙染天氣應急管控時,要求絕大多數熟料生產企業和水泥粉磨站企業停產“一刀切”措施造成的。產能嚴重過剩的水泥行業如出現市場水泥供給短缺那絕不是企業的問題。

在現階段,水泥行業如果沒有推行錯峰生產,去產能又沒有政策支持力度,估計半數企業要死掉,這給地方政府經濟的發展動力,企業債務帶來的金融風險,員工失業帶來的小康建設目標都是極大的傷害。因此,水泥行業的錯峰生產有利於環境保護,有利於企業效益穩定,有利於社會穩定,為行業的結構調整爭取了緩衝期。任何類似豁免錯峰生產的做法都會導致水泥行業錯峰生產政策夭折,對水泥行業的發展是災難性的。

三、區域平臺建設與創新發展的關係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胡泳政治學博士最近發表了一篇《我們緣何進入了一個被平臺控制的世界?》文章,他提到,“理解一個時代,往往可以通過認識這個時代的流行詞彙。過去工業時代分析經濟核心的單元叫工廠,而現在分析的基本詞彙叫平臺。”

什麼是平臺?胡泳認為有兩種平臺:

第一種是用戶為主的平臺類型,叫數字市場。它可以是多種產業的經濟交換場所,會替代縱向整合企業,也異於典型的市場結構。它的核心價值是降低交易成本。(如網購)

第二種類型叫創造力平臺,核心是為生產者提供用於創造的工具和基礎設施,創造物可以是內容、產品或者代碼。(如軟件)

我認為還有第三種平臺,叫資源整合平臺。水泥行業在部分省份組建的結構調整創新試點公司,就是一種以股權關係將一個省份或區域內的大多數水泥企業共建的合作平臺。這個平臺的目標是完成供給側結構性調整,任務是建立統一銷售平臺,聯合採購原燃材料和推廣新技術,為股東提供投融資服務,設立淘汰落後去產能專項基金,保障股東效益穩增長。這樣的平臺,間接地提高了產業集中度,加大了市場供需動態平衡的調節力度,集中了企業科技創新的資源,為淘汰落後去產能創造了條件,也是一種新的經濟業態,一個資源有效整合的平臺。平臺在明白人、聰明人的操作下,發展空間巨大。

四、發展瓶頸與企業領導人的關係

大家公認的水泥行業的發展瓶頸主要是產能嚴重過剩、能源和環境的約束、創新能力和管理人才的乏力等,但我認為最大的瓶頸是水泥企業領導人的格局和胸懷。

格局小站位不高,缺少企業家應有的行業和社會責任擔當意識;胸懷小包容性差,缺少商業最底層的誠實信譽度和合作共贏意識。無論是違規建設、錯峰生產、自律停窯、合同失約、尊重知識產權等出現的問題,表面看似企業行為,背後都是企業主要領導人格局和胸懷的真實反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