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他對集體很不適應,不能保持立場,也不能堅信任何觀點

故事:他對集體很不適應,不能保持立場,也不能堅信任何觀點

莫名的憂傷似乎總是籠罩在少女的心上,如同一片永遠也撥不開的雲翳。教學樓裡一簇簇人流湧進湧出,對於看起來從不孤獨的集體生活,少女的靜默,總是讓自己沉入到一股無法言說,卻又無處不在的孤獨之中。

嚮往過無數次的大學生活,遠不如憧憬之中的夢幻多彩。青春的熱烈,似乎永遠都停留在軍訓那短短的半個月之中,統一的迷彩服和那烈日下揮汗如雨的記憶,在脫掉迷彩服之後,就如同做了一場熱烈的夢。

這感覺很怪,夏婉常常想。

夏婉並不屬於那種十分惹眼的美,而是有些端莊到嚴肅,卻又純淨到可愛的美。她的出現並不會引起人們的讚歎,但她留給你的印象卻又十分的凸顯。這樣的女孩子並不多見,可能是因為家庭文化的緣故,使她與近旁的姑娘們是那麼的相似,卻又有著本質的區別。

夏婉在結束軍訓以後,就表現出了對大學生活的不適應,這樣的不適應是因為離家緣故;還是因為軍訓之後,對集體生活表現出的差異化不適應,她自己也摸不太清楚。

每次和媽媽打電話,媽媽總會問起她和室友們相處得好不好,她總是捨不得掛掉媽媽的電話,因為一掛掉媽媽的電話,她就找不到人說話了。

除了上課和在廣播站工作的時間之外,夏婉的大部分時間都窩在自習室裡,又或者是賴在自己的小床上。雖然也有高中同學聚會什麼的,但參加過一兩次之後,夏婉也就開始逃避這些看似是懷念,其實是各自尋找慰藉的聚會。雖然也有男生特別來學校看望她,她也會在食堂禮貌地請人家吃頓飯,但大多數情況都是因為夏婉的拒絕,而漸漸地都沒有了聯繫。

對於這樣的趨淡,似乎總有一股隱隱的哀愁將自己籠罩。夏婉有時候也希望有個人一起說說話,打發一下時間,但交流的結果往往就是更加的失望。她不太能理解大家熱衷的一些話題,因為她發現自己對集體生活的最大不適應,即是自己根本就不能保持一個特別的立場,或者是堅持某一個比較特別的觀點。於是,煩惱就產生了,要麼就否定自己的觀點,跟著大家一起混觀點;要麼就是因為堅持自己的觀點,被大家孤立掉。

所以時間一久,夏婉就不再參與各種問題的討論了,因為她怕大家說她裝,更怕自己完全被混淆掉,所以寧肯自己默默地固守著一點什麼,才覺得有點精神寄託。

似乎同學朋友們都在害怕孤獨,繼而都在逃避孤獨,並沒有誰能準確地把孤獨闡述出來,又或者是找到一個有效的方法,把孤獨變成默默的喜悅。

聚會上的男同學都在拼命地喝酒,女生們都在沒命地淘街,可恰恰就是這些,讓夏婉覺得很憂傷,因為對於這些粗暴的排遣方法,夏婉每次事後都會感到一種很逼仄的壓抑。似乎大家都變了,變得開始努力去習慣城市的緊張節奏,卻又百無聊賴地打發著時光,變得不再像以前那麼輕鬆明快了。可是,這一切又並沒有什麼不對勁。

雖然在電話裡媽媽也會不經意間問起這些,並告訴她這很正常,可夏婉還是會懷疑起大學生活的意義,是不是完全沒有?又為什麼緊張疲憊的高中時代似乎更值得懷念,眼下的放空自在,倒是讓自己覺得不適應了。又或者大學生活的意義在往昔的同學和身邊的同學之中存在,而只是自己沒有發現。

夏婉也知道自己並沒有多麼特別,但這和勉強自己,去參與到舊日同學和新同學中間去是兩碼事,並且,似乎這個很難。如果舊時的男同學來學校看望自己,並不會讓自己感到有多麼欣喜,卻還要裝作欣喜的樣子,那又為什麼自己老揣著欣喜的心和丁濤獨處,卻又總是莫名其妙地作出一副寡淡的表情呢?

夏婉很想同媽媽請教一下這個問題,為什麼和某個男生相處時,會安靜不下來,注意力也不能集中。可又覺得不知如何開口,似乎這個問題有點不太矜持。雖然媽媽對爸爸所說的大學時期不適合談朋友的觀點很不以為然,可是一想到大表哥和大表姐相親相到麻木的狀態,又覺得很可悲。他們的相親戀愛更像是在尋找著、權衡著什麼,但那顧慮的絕對不是書裡面的愛情,因為他們互相想要了解的問題,都是和愛情無關的。

每次拿著書本一會兒,思緒就開始遊離,然後就開始走神,繼而就睡著了,醒來又感到自責。只是自從運動會之後,丁濤就不再和自己對誦詩歌,兩人的交流越發困難起來,雖然一直以來的交流本就很少。但夏婉知道,最好的交流並不是體現在說話的數量上面。並且,自己看書的興趣也滅了,但這似乎也並不是提不起精神的根本原因。

媽媽來電話問夏婉的大學生活感覺怎麼樣,夏婉說真想念媽媽。媽媽說你從前不是總嫌我嘮叨麼?夏婉說自己加入了校廣播站。媽媽說早晚天氣涼,別涼著了!夏婉說有時候感覺很孤獨,沒有人能理解自己。媽媽說可以考慮交一兩個踏實的朋友,一起打發時間。夏婉說這個很難。媽媽說這個不能急,總要讓人慢慢了解你,你不才上學去幾個月麼?要相信總會有那樣的朋友也在尋找你。夏婉說自己還不想交男朋友,這會兒的男孩子們都特邪門。媽媽說這個我倒是很放心,你的氣場可是鬼神都不能靠近的。夏婉說可這竟讓我一個朋友也沒有。媽媽說那就耐心等待,總有人不會因為害怕孤獨而逃避孤獨,而這樣的人就有可能是你的朋友。夏婉說這個我不太能懂。媽媽說你慢慢地就會懂了,人這一生就是在不停地尋找和自己有相同特質的人,而這樣的特質是不分性別的。夏婉說那好吧,我真不想再繼續下去這樣的生活了,可又害怕自己的感覺是錯的。媽媽說這很正常,如果想家了,就多給我打電話。

夏婉的氣質是讓人感到謙卑的,舉手投足之間很有些過分認真的感覺。同樣,夏婉的憂鬱也是讓人所不能理解的。大學對於很多人來說,就像鳥兒飛出了籠子,可夏婉只覺得空洞和乏味。夏婉始終記著媽媽說過的話,但這樣的孤獨,卻從來都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當大家漸漸習慣夏婉的靜默的同時,也漸漸地將她接受了,只是這樣的接受仍然是令人窒息的靜默,等同於被忽視掉的感覺。大家似乎都有一種長大了心態,可都在嚴肅地討論一些十分無聊的事情,不是娛樂,就是八卦,往往還能為一些虛假故事裡面的三角戀感情糾葛,站在各自所謂的立場上吵得不可開交,再不就是吃喝玩樂。時間一久,這些事情就讓夏婉覺得很空虛、很壓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