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回應質疑:我是個寶寶,他們也這樣,你們要善良

拼多多回應質疑:我是個寶寶,他們也這樣,你們要善良

前幾天團隊就讓我寫拼多多,我沒寫。

一方面覺得廣泛討論的都不是公關層面的事情,該說的也都說了;另一方面我還將(chī)心(bǎo)比(chēng)心(zhē)地想畢竟面對的是這樣天生有硬傷的業務模型,拼多多公關部恐怕也很無奈也很窩火。

然而,我果然還是太善良了。

7月31日下午,拼多多約了會議室、請了媒體、播了PPT、放出了新聞發言人、拉下水了淘寶。最後,還讓大BOSS拼多多創始人兼董事長黃崢親自出面。

從媒體小夥伴現場放出的圖片,以及後來新聞中引用的內容來看,整個溝通過程拼多多雖然沒有任何拿出手的解決方案(當然本來也不指望有),但是以堅定的語氣與非凡的勇氣,表現出“我沒有做錯什麼啊”的倔強。

(來自小夥伴拍攝的拼多多活動現場)

拼多多回應質疑:我是個寶寶,他們也這樣,你們要善良

在召集媒體之前,用百度新聞搜索“拼多多”,翻了5頁,清一色的負面;用百度指數看,“拼多多”指數拉高到上市當日的4倍。

都知道的,常用的危機公關疏導方式有兩種:邏輯說明與情緒疏導。或者是這兩種的混用。教科書式案例包括MUJI的315後聲明,用邏輯說明得一清二楚;還有海底撈後廚出現老鼠後的高層自己背鍋聲明,讓公眾情緒十分穩定。

拼多多看上去主要是想用邏輯說明,還辛辛苦苦做了PPT。

那我們來理一下邏輯。

1、

拼多多回應質疑:我是個寶寶,他們也這樣,你們要善良

這一段說明槽點之多,讓我猶豫了3分鐘先說哪個。

作為公關,甩鍋說“這是行業問題”應該算是最沒水平的表現之一。

我們還接觸過一家零食企業,被曝黴菌超標20%之後的態度是“這在行業內不算什麼,其他企業超標更多”。

首先,即便你的問題是行業問題,那也還是有問題,並不因為是行業問題就被寬容對待。

就好比說,你念高中的班級里人人都是250,成績一塌糊塗。你能夠說,這是行業問題,所以應該讓我們班的一本分數線下調50分?

其次,你確定在毫無對策的情況下,要讓大家知道行業有這麼多問題?你再想想。

“三歲”也是巨大槽點。

我們國家刑事責任年齡起點從14歲,民事行為能力年齡起點10歲。難道企業行為能力年齡起點是3歲?

當然,3歲肯定還不成熟,承擔不了這麼多也說得過去。

那麼,基於權利與義務對等,拼多多是否也要考慮自己只有3歲的能力,在太多用戶下載的時候自動拒絕,並且彈窗“壓力太大,能力不夠”;在用戶連續下單的時候自動拒絕,並且彈窗“壓力太大,能力不夠”。

然後,在被那麼多吐槽之後,拼多多宣佈先著手管一管“電視機”與“奶粉”。沒了,就這兩樣。

其他被侵權的廠商真的不用猶豫了,不要指望拼多多被創維和鄭淵潔連續捅刀之後會有什麼變化,還是自力更生的該取證的取證,該起訴的起訴。

而且其他山寨廠商則可以鬆一口氣。拼多多說了,你們不要人命,暫時顧不上。

2、

拼多多回應質疑:我是個寶寶,他們也這樣,你們要善良

“零容忍”就不應該是效率這種比例問題了啊。零容忍就是全滅啊。

這就相當於有人說,“我對老公出軌是零容忍!但是男人會出軌是我認識我老公之前就有的。接下來,我的目標是通過技術手段提升抓姦效率。”狗血劇臺詞啊。

哎,就當笑話聽吧。

3、

拼多多回應質疑:我是個寶寶,他們也這樣,你們要善良

(源自經濟日報)

這絕對是超越陳銘的“在世界中心呼喚愛”。

拼多多的要求是:媒體、公知、大眾都要對他善意。(暗戳戳說一句:這是我黨才有的待遇好嗎!)

什麼叫做“善意的監督”?我買褲子的時候,因為胖了提不上去,我媽在旁邊毫不留情的嘲笑都不像是善意的。昨天下午,明明不該喝但就很想喝奶茶的時候,嚴無視狠狠瞪了我一眼也不像是善意的。

是否整改,不在於外部的出發點是善意還是惡意,而是到底有沒有問題!這個道理需要解釋與討論嗎?

多說一句,我覺得拼多多對於大眾的要求可能有點高。要做到拼多多心中的“善意”,必須保持活躍度、上線買貨、假貨次品山寨一律可以理解、對於拼多多的每一次進步都給與鼓勵。否則,你就是“不公平”!

4、

拼多多回應質疑:我是個寶寶,他們也這樣,你們要善良

(源自21世紀經濟報道)

首先,拼多多一直企圖把山寨貨和假貨分開。我也不是特別理解這點。猜想是不是法務部給了什麼意見,在定性上會有什麼不同?

而在輿論層面,假冒偽劣不是一樣狗屎嗎?

然後,好笑的來了。山寨蹭流量居然“對於平臺沒有得到任何好處”。

幸好上市公司需要公開數據。

2017年,拼多多的GMV(即“平臺交易額”)為1412億元,43億筆交易,拼多多用戶2017年人均GMV約在600元左右;2018年第一季度662億元的GMV,對應17億筆交易。

基於“對於平臺沒好處”的理論,這些數據裡面應該不包含山寨貨和假貨的哦。否則就是明顯的好處哦。

那麼在邏輯上,就應該能做數據區分與剔除,那麼也就知道哪些是假貨的囉。

2018年第一季度,拼多多的廣告收入為11.08億元,佔收入的比例80.0%,交易佣金收入2.77億元,佔營收的比例為20.0%。否則就是明顯的好處哦。

同樣基於“對於平臺沒好處”的理論,拼多多肯定沒給山寨貨和假貨做過廣告,也沒收過他們的交易佣金。

那麼在邏輯上,也得知道哪些是假貨的囉。

個人建議,真心要說“對於平臺沒好處”的話,先把招股書上的數據改了,再把廣告費退回去。

5、

創維當然也是會被說的。

拼多多在現場給了創維很多頁PPT,除了給出溝通的時間軸,還放了微信截圖。我腦中能想起來的用PPT給媒體放微信截圖的著名事件就是陶喆解釋出軌那檔子事情。

拼多多回應質疑:我是個寶寶,他們也這樣,你們要善良

(活動現場圖片)

拼多多主張3個點:我上市當天你攻擊我山寨問題是有預謀的搞事情,你是被天貓攛掇著“二選一”了,那幾款山寨貨我們搜過了淘寶上也有。

然而這3個點對於拼多多的洗白都沒有用。創維不在26號發聲明,25號發,即便24號發,拼多多上的還是假貨;天貓不讓創維去別的平臺發展,拼多多上的還是假貨;淘寶也搜得到,拼多多上的還是假貨。

反正在我看來,創維沒去上市現場舉橫幅,都算下手輕的。

6、

壓軸說淘寶吧。

拼多多會說淘寶的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強調“淘寶經歷過的假貨問題拼多多是逃不掉的,還得經歷一遍。”

你看淘寶現在不是挺好的嗎,它以前也不好。它花了10幾年才整成現在這樣子,拼多多隻有成立3年,不能太急。

再來個類比,你數學考試38分回家,你爸要揍你。你說隔壁王二麻子7年前也考過25分,現在也上了211大學。所以,老爸你現在不能揍我。

好吧,你真的沒有想過王二麻子是被他爸揍的快要不行了之後,才痛改前非的嗎?

同時,拼多多說肯定不會做天貓。

我整理一下哦,拼多多的完整意思是這樣的:

我遇到的問題,以前也有人遇到過,所以我的遇到是必然,你們不能怪我,你們這樣不善意。你說我遇到的問題別人已經有解決方法?對不起,我不會用。因為會面臨直接競爭。讓我去與人家直接競爭,比那麼多山寨問題嚴重得多。如果你問我要準備怎麼解決,我會跟你說三個字:不知道!如果你非要加上一個期限,一萬年!

拼多多回應質疑:我是個寶寶,他們也這樣,你們要善良

其實拼多多的問題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先獲得流量,再慢慢洗白的傳統套路。

這種不光彩的模式,留給公關的操作確實不多。騰訊還在抄襲那會兒,騰訊公關也是佛系的不得了。

即便如此,這麼多槽點的回應還是令人特別驚奇的。

我在辦公室問,有沒有可能公關部的人就是拼多多上團回來的?

好了,開玩笑的。

拼多多在媒體溝通能力還是相當可以的。且不說上市擺平多少主流媒體、以及冠名多少媒體微信群,就看這一輪槽點齊飛的溝通之後,媒體對於他們的報道還是相當“溫柔”的。

不信你搜,今天的輿情已經“中性”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