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戰神李文忠與朱元璋的關係 李文忠的兒子是誰?

虎父無犬子?朱元璋外甥號稱戰神,他兒子卻是個扶不起的“渣渣”

朱元璋建立明朝一統中國,除了他本身的能力之外,離不開各路猛將的支持。明初名將輩出,徐達、常遇春都是後世聞名的猛將,但能號稱“明代戰神”的只有李文忠一人。

李文忠是朱元璋麾下大將、謀臣,開國功臣第三名。曾率大軍攻克元大都,俘獲元順帝及后妃公主。第二年又跟隨徐達遠征漠北,攻克興和、應昌,生擒元帝之子買的裡八剌。此後在徵繳元殘餘勢力,功績不斷。

李文忠不僅是明初戰神,同時也是朱元璋的外甥。他母親是朱元璋的姐姐,後來嫁給其父李貞。朱元璋幼時家窮,大家應該都知道。而李貞的家境則比朱家好不少,朱元璋能活下來稱帝,離不了李家的幫扶。

李文忠幼時生活安平富足,但是在朱元璋投靠郭子興起義的時候,李文忠家鄉先後出現旱災、瘟疫等災禍。李文忠和父親活不下去,輾轉投靠朱元璋。

據說李文忠剛看見肖似母親的朱元璋,便大哭著撲入朱元璋懷中。此後朱元璋將其當做親子培養,有一段時間李文忠還改姓“朱”。

明代戰神李文忠與朱元璋的關係 李文忠的兒子是誰?

李文忠年紀輕輕就展現了非凡的軍事才華,輔佐朱元璋開疆闢土,朱元璋對李文忠重用賞識。

李文忠將才非凡,號明代戰神,光看他在明初功臣簿上排名第三就可以知道。俗語有稱“虎父無犬子”,但是李文忠偏偏生了一個扶不起的“阿斗”。

明初姓李的大將不少,聞名的就那麼幾個,李文忠的後代也在其中。不過別人是因為軍功卓著,而他則因為“大過”。李文忠的兒子,正是李景隆。

李景隆此人,對明朝歷史稍有了解的人都應該知道。朱元璋將皇位傳給了孫子朱允炆,而後來發生靖難之役,燕王朱棣取代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朱棣憑燕地力量,最終戰勝有全國物資支持的中央軍,李景隆當得首功。

燕王朱棣率軍對抗中央軍,李景隆受命接替老將平定亂軍。當初起用李景隆,是因為朝中大將多被朱元璋處置,黃子澄寄希望李景隆像自己的父親一樣,少年英才,以高超的軍事才能穩定江山。

黃子澄想的沒錯,可惜的是李景隆沒有李文忠的能力。李文忠虎父,真生了一個“犬子”。兵強馬壯的中央軍交到李景隆手中,一路敗退,被燕軍打的是哭爹喊娘。

這個時候,就連黃子澄都認識到李景隆是個不能夠擔當大任的人。群臣都進言,希望朱允炆另外選擇大將。也不知道當時建文帝是怎麼想的,堅持任用李景隆,最終造成了局勢逆轉,中央軍被燕軍徹底壓制,節節敗退。

當燕軍進攻京都之時,李景隆原本被朱允炆安排守城的。但是他辜負建文帝信任,直接大開城門,迎燕軍入京,使得朱棣輕而易舉的就攻破京都,登上皇位。

朱棣登基之後,李景隆因為有功,初時還很受重用。這也是為什麼,後世有人戲稱李景隆是朱棣安插在建文帝身邊最大間諜的原因。

想當初李文忠率軍抗擊元軍,統一中原,是何等威風。到了李景隆這兒,卻實在不夠看。據說當初朱棣聽說中央軍由李景隆統率之時,開心的都笑了起來,可見對李景隆的輕視。

史料載:“上笑曰:‘兵法有五敗,景隆皆蹈之。為將政令不脩,紀律不整,上下異心,死生離志,一也;今北地早寒,南卒裘褐不足,披冒霜雪,手足皸瘃,甚者墮指,又士無贏糧,馬無宿槁,二也;不量險易,深入趨利,三也;貪而不治,智信不足,氣盈而愎,仁勇俱無,威令不行,三軍易撓,四也;部曲喧譁,金鼓無節,好諛喜佞,專任小人,五也。九江五敗悉備,保無能為。然吾在此,必不敢至,今須往援永平,彼知我出,必來攻城,回師擊之,堅城在前,大軍在後,必成擒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