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掉手機?你覺得靠譜麼?

手機沒電就焦躁不安,吃飯玩手機,睡前玩手機,上廁所也要帶手機……

如果這是你,請仔細閱讀“手機依賴症”防治手冊↓↓

戒掉手機?你覺得靠譜麼?

1. 張嘴問路,關掉GPS

GPS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它讓我們在不問路的情況下也能順利到達目的地。但GPS也讓我們變得不會看地圖不再記路。要想擺脫對手機的依賴,第一步就是關掉GPS,問路過的大爺大媽,重塑自己的生活習慣。

2. 限制通訊軟件

有節制的利用微信、QQ等通訊軟件。在網絡上交流無法和人與人面對面交流相比,在網絡上我們都會掩飾自己不好的一面,把最好的一面呈現給別人,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這不是正常的交流。想要擺脫對手機的依賴,就必須有節制的使用通訊工具,多與朋友見面聚會,從虛擬網絡走到現實生活。

3. 控制上網時間

如果沉迷手機的習慣無法一下子改掉,可以從改變閱讀習慣開始。利用細碎的時間用手機瞭解新聞時事和當前熱點,更多大塊的時間用來做一些有趣的事情,這樣不僅能改變依賴手機的情況,同時也享受了智能手機帶給我們的樂趣。

4. 選用非智能手機

如果自制力比較差,那麼可以換個非智能手機試試,用這樣的方式逼自己遠離手機。體味幾天沒有手機嗡嗡作響的清靜日子,在習慣之後就不會那麼依賴手機了。

5. 多與他人交流

很多人在無聊的時候往往會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機,尋找自己的樂趣,長此以往會忽略與人面對面溝通的重要性。因此要多與人交流,用與人交流的時間代替網上聊天,久而久之便會擺脫對手機的依賴。

戒掉手機?你覺得靠譜麼?

6. 勤動腦

智能手機給了我們懶惰這個壞習慣。電話號碼、日常事件,甚至路途信息,智能手機都能記下並按時提醒我們,甚至替我們規劃生活。儘管有了智能手機,我們也要用腦記路,記下常用的電話號碼,在頭腦裡時常回憶日常安排,在這樣的生活狀態下,你才是手機的主人。

7. 多看紙質圖書

利用手機看電子書很方便,資源很多。但長時間看電子書眼睛很累,頸椎也很不舒服。所以放下手機,端一杯茶,捧一本書,體會真正閱讀的樂趣。

8. 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從這個意義上講,坐著低頭看手機不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好的生活應該充滿朝氣,而不是躲在被窩裡沉迷手機。

9. 沒事找事

沒事找事是擺脫手機依賴的一個好方法。吃完飯沒事做,可以幫家人洗洗碗;工作繁忙,可以在休息的時間去旅行,因為真正的放鬆並不是手機能帶給我們的。

10. 關閉推送通知

你有沒有浪費半小時只看了一條推送通知的經歷?我們很容易被社交媒體的推送所吸引,關掉所有非必要的推送通知,在學習或工作時把手機調成靜音模式,可以將我們從“一旦手機響就要看手機”的衝動中解救出來。

戒掉手機?你覺得靠譜麼?

11. 別用手機當鬧鐘

最好不要把手機拿到臥室裡,想想我們有多少次睡前為了設置鬧鐘,結果又玩起了手機?又有多少次手機鬧鐘響了後就開始玩手機呢?

12. 設定每天無手機時段

你在吃飯、看電影、看書時根本不需要手機,試著在一天中設置幾個無手機時段吧。特別當你在專注一件事情的時候,沒有手機的干擾會讓做事效率更高,休息時也更放鬆。

13. 用“科技間歇”訓練自己

如果之前的方法對你都不起作用,不妨試試這個升級版的方法。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拉里·D·羅森博士所提出的建議:“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慢慢訓練自己,讓自己習慣“科技間歇”:在一分鐘之內查看手機裡各種形式的交流信息,包括短信、電話、社交媒體等等,等看完之後設置一個15分鐘的鬧鈴,然後將手機屏幕朝下放在桌面上。屏幕朝下的手機會提醒你的大腦,不需要釋放傳導壓力和焦慮的神經遞質。”

下一次手機再響的時候,只用一分鐘查看手機,以此反覆,直到你覺得不看手機也可以安然處之,那時候你會明白其實你什麼都沒有錯過。每週將你的“科技間歇”順延5分鐘,不久你就可以做到一小時或更長時間不看手機,也不會擔心自己會錯過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