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们只要35岁以内的

对不起,我们只要35岁以内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最近新闻媒体上开始宣扬“你正被同龄人抛弃”、“你是否被90后、00后超越”等信息,原来我对此种消息是不屑一顾的。

直到最近,同事有个朋友是名企大集团的HRD(人事总监),他给我们举了个例子:你留心看看现在多数的公司应聘都写着一条“20~35岁”的条件,很多职位都有年龄限制,不招35岁以上的员工。

为什么?他有个各大公司的HR群专门用来交流、分享资源,让我们看了看群里的聊天记录就瞬间明白了。

这个群里谈的都是一些行业内心照不喧,却又不能直说的秘密。

“中层以下,35岁肯定不要,30岁以上最好也别要,除非带资源,直接能干,带可估量收益的”。

“25岁+的女员工,一定要问清楚婚育计划,已婚的暗示她两年内不能要孩子”。

“30岁以上,就算愿意拿较少的薪水也不能要,做不久,问清楚家庭背景情况,不稳定因素太大”。

“30岁以上的应聘者,看简历基本上能看出人性的选择,跳槽喜欢从高往低走的,多半是图个高薪舒服养老的,这种人不能要”。

“面试中层,瞄准86年-91年,团队主管最好是87年、88年的”。

“中层管理者年轻化,条件差不多,选年轻的”。

这些人事上对员工的论断,HR们绝不会放上桌面来说。这也许会让你很反感,甚至怒从心中起,但这并没有什么用。

他们会笑着说:“我们只要最优秀的人”,然后把你的简历扔进垃圾桶。正确的废话,总是令人产生一些不正确的想象。

对不起,我们只要35岁以内的

已经不年轻了,怎么办?

就算你不努力,躺着打游戏看日剧吃辣条,35岁你还是会脱发、失眠、脾虚、肠胃差、黑眼圈、偏头痛、 颈椎病......

许多职业病,无论你是否优秀都会有,区别只不过是,你有没有钱和资源支撑更好的医疗条件,或者是你有没有毅力和意识,从年轻时开始养生,越早越好。

建造你的壁垒,越高越好

提前5年、10年,提早开始建立自己的职场壁垒,防御墙,尽早成为所在公司,或者行业、大领域里无可取代的人。

虽然,其实很少有人能做到无可取代,但至少,要努力让这种取代的成本变得更高一点。

30岁以后,靠的都不是死努力了

百万年薪,没有人靠的是更高、更快、更强,职场提升的质变,核心并不在于“更”,而在于“人无我有”。

提早十年开始规划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20岁,你可以信龟兔赛跑,30岁,就得田忌赛马了。

壁垒是什么?就是围城的那座高墙,越高越不容易被冲破。

工程人的壁垒就是你拥有的行业内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和你在职场中表现出的工作能力。作为工程人,如果你连基本的国家认定的证书都没有,还谈什么追求事业呢?

证书是你晋升、发展的硬指标,工作能力则是你的软实力。有证书的小伙伴尚且不一定能成为经理、公司的中高层,那没有证书的你,如何证明你的能力?

其实学习这个事情和金钱的意义是一样的,就是让你在未来的生活中面对变故的时候能有更多的选择。伙伴们,无论你现在身处什么年龄段,请记住,学习这件事,只要开始就永远都不晚。

现在市场竞争激烈,用一些行业内的证书傍身,会大大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与其天天混日子,不如努力考一个证书。技多不压身!

最后,希望人到中年,我们的人生依然在自己手中;不想被迫变为自己曾恶心的那种人,就努力备考拿个国家证书证明和他们不一样吧。

对不起,我们只要35岁以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