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周易》第十五講,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國學經典——《周易》第十五講,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前幾天,一代武俠大師金庸先生與世長辭了,著實令人惋惜。大師雖然走了,但他的作品永遠留在我們心中。《天龍八部》中的經典人物慕容復善用一招“斗轉星移”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周易》中也有那麼一卦——上乾下艮,天山遁。


國學經典——《周易》第十五講,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遁卦,古時又作遯(dùn)卦。遁即躲閃、逃避。君子觀此卦需小心謹慎,遠離小人,以退為進,堅守正道。伺機而動讓對手咎由自取,自己掉進自己的陷進裡。

有關此卦有兩個小故事。

第一個故事:

相傳秦惠文王死後秦宣太后羋月守寡在宮中,與大臣魏醜夫明來暗往,十分情投意合,後來,太后染上重疾病,臥床不起,病越重越發地感到離不開魏醜夫,便下了一道命令,要自己死後魏醜夫為她陪葬。


國學經典——《周易》第十五講,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聽到這個消息,魏醜夫嚇得面無人色,到處找人說情。大臣庸芮自告奮勇找太后,見到太后道:“請問太后,人死了還會有知覺嗎?”

太后不知道庸芮問話的用意,只是想著自己死後,要魏醜夫陪葬,到了陰間,還可以長相廝守,便隨口稱道:“我想是會的。”

庸芮聽了羋月的回答,接著說:“如果人死了還會有知覺,那麼在陰間的先王早知道你和魏醜夫的關係了,積怨一定很久很深了。而今假如你要魏醜夫一同陪您到陰間,先王不會責怪你嗎?到那時,你在先王面前請罪都來不及,還能有什麼空閒、有什麼閒心與魏醜夫相好呢?”


國學經典——《周易》第十五講,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這一席話,使羋月振聾發聵,看到了一個如此嚴重的後果,於是連連說:“罷了,罷了。”

第二個故事:

《樗齋雅謔》中說到這麼一個故事:一個人的母親死了,服喪時偶然吃了一次紅米飯,被一個迂腐的書生看到了。這個書生大為不滿,指責這個人是不孝子孫。別人問他何故指責,他說紅色是喜慶的顏色。服喪期間見紅色則是大為不孝。那人反駁說:既然如此,那麼大家天天吃白米飯,豈不是天天服喪嗎?書生聽後啞口無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