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警提示:接完“客服”電話,揚州一市民9萬多元沒了

網絡購物節後退款騙局高發,市民們接到所謂的客服電話要你辦理退款的,一定要多留個心眼。

網警提示:接完“客服”電話,揚州一市民9萬多元沒了

套路

跟"客服"通完電話,錢被轉走

網絡購物節後,往往是網購退款詐騙高發的時期。

11 月 12 日,揚州市公安局接到市民金某報警,稱其遭遇網店假客服詐騙。11 日凌晨,金某熬夜"剁手",沒想到,當天下午卻突然接到了網店"客服"的電話。對方稱金某買到的東西雖然很便宜,但經過他們核實,發現供貨商有貓膩,這批貨有質量問題,現在要幫其辦理退款。而且,還會發放一筆賠款對顧客進行補償。

金某沒想到"客服"這麼貼心,當即詢問如何辦理。"客服"讓金某提供了芝麻信用積分,稱其積分不夠,需要提升,只要提升好了,就能直接將錢退到其支付寶賬戶。金某信以為真,當即根據對方要求註冊螞蟻借唄、小米金融、360 借條等網貸工具,並將借得的錢存入自己對應的銀行卡內。"客服"又要走了金某的銀行卡賬號,並稱辦理退款時,金某手機會收到一個驗證碼,讓其提供。果然,金某的手機收到了驗證碼,他告知"客服"後,才發現並沒有錢退到自己的卡內,反而是自己卡內的 9 萬餘元被轉走。

無獨有偶,11 月 11 日傍晚 6 點左右,無錫市公安局接到市民袁某報警,稱其遭遇退款騙局,不過他遇到的套路又有一點不同。當天,袁某在網上購買了化妝品後,突然接到"客服"電話,稱化妝品被工商局查出有問題,已經退款給他。這時,袁某發現自己和網購賬號綁定的銀行卡上收到一筆 5000 元款項。"客服"稱,錢轉多了,讓袁某通過掃碼的方式返還多出的 4500 元。因為錢已經進了自己的銀行卡,所以袁某沒有猶豫,當即支付了 4500 元。不過,最後他仔細查詢銀行流水才發現,自己收到的 5000 元根本不是退款,而是自己從網貸平臺借的錢。

網警提示:

接到電話先自行核實

針對此類騙局,蜀黍提醒廣大網友,接到所謂的退款電話不要輕信,一定要先行核實。可以掛斷電話,然後通過網購平臺查看自己的訂單狀況,並按照官網的提示進行查詢。

同時,不要輕易點擊對方發送的網址鏈接,遇到需要填寫賬號密碼、身份證等個人信息的情況,不要輕易填寫。收到對方發送的短信息時應該認真核實,不要輕易將短信息中的驗證碼告訴對方。發現被騙後及時到當地派出所報警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