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出行“趁火打劫”,想挑戰滴滴,也沒那麼容易

作為“二輪”玩家,要想進入“四輪”市場陣營,在運營上也會呈現出很多不同,其中涉及到司機的招募、運營規則的制定,當然也少不了補貼機制。

哈囉出行“趁火打劫”,想挑戰滴滴,也沒那麼容易

​近日,一位接近哈囉出行的投資方表示,今年9月左右,哈囉出行完成新一輪融資,由春華資本、螞蟻金服聯合領投,老股東繼續跟投,春華資本的投資額超過螞蟻金服,此輪融資額在40億元左右。億歐汽車第一時間詢問了哈囉出行,對方回應,消息屬實,但其未透露更多關於融資具體金額的信息。另外,億歐汽車還注意到,哈囉出行公眾號顯示,該公司目前正在招募順風車車主。哈囉出行在APP上也打出了“順風車主招聘,順路拼車轉油費”的廣告。對此,哈囉出行表示,目前在全國部分城市開始了順風車車主招募,產品還未上線。

事實上,早在2018年9月17日,哈羅單車宣佈企業正式更名為“哈囉出行”,並宣佈聯合首汽約車、嘀嗒出行、高德地圖等多家出行服務商搭建智慧出行平臺。 2018年10月11日,哈囉出行上線了打車入口,正式推出網約車業務,目前業務覆蓋上海、成都、南京三地,但其打車業務目前只提供網約出租車的服務。近期,哈囉出行宣佈正式接入嘀嗒出行,在北京、杭州、武漢、廣州、廈門、大連、西安、鄭州等全國81個城市同步上線嘀嗒出租車業務。

從“二輪”走向“四輪”,從哈羅單車到哈囉出行

正值ofo負面消息爆發、胡瑋煒宣佈退出摩拜之時,哈囉出行反而既忙著宣傳融資,又忙著推出順風車業務為自己造勢。這對於其他共享單車企業來講,有著濃濃的“趁火打劫”的意味。

表面上看,哈囉出行似乎在證明自己在逆風之下依然能獲得融資。但實際上,哈囉出行也很難掩飾自己在共享單車市場之下的“心虛”。億歐此前文章曾經分析,共享單車市場的泡沫已破,企業在盈利模式難尋的情況下,走下坡路已經成為必然。不論是小黃車還是摩拜,抑或是哈囉出行,在嚴冬之下,都很難生存。

而從哈囉出行本身來看,其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在2018年年初宣佈突圍北京。但截至目前,沒有更多聲音。而從車輛使用情況來看,哈囉出行單車的數量也是有限。其在其他城市的數量也在不斷減少,甚至在某些城市已經進行了大撤退。

所以,擺在哈囉出行面前的只有一條路,如果哈囉出行不從兩輪走向四輪,乃至擴展到更多出行場景中,不用說盈利,就連生存都是問題,最終投資方的錢也會打了水漂。

為什麼哈囉出行選中了“順風車”這個市場?

眾所周知,繼滴滴兩起順風車事件後,順風車業務一直處於下線狀態,整個市場呈現出一陣動盪。在風口漸緊之時,順風車另一玩家嘀嗒出行也進入沉寂階段,這使得順風車市場看似“有機可乘”。

另外一個原因是,嘀嗒出行在此前就已經宣佈進入網約車市場。但是,其是以打用平臺打出租車的手段,哈囉出行平臺並沒有自己的司機,而其要想從二輪切入四輪顯然沒有那麼容易。前期的司機招募、平臺的管理,以及進入市場後的市場爭奪都是問題,即使背後是阿里想必也沒有那麼多錢給哈囉來燒。

而順風車市場就不同了,哈囉出行可以與他的“同盟者”嘀嗒出行結隊學習,只需進行司機招募,以既有流量吸引用戶,這出“買賣”就算能做成了,可以說打得一手好算盤。

哈囉出行在面對“負重前行“的滴滴,這事能成麼?

要知道,滴滴順風車業務雖說處於下線狀態,但畢竟重新上線並不是沒有希望。近期,滴滴也一直在針對安全問題作出整改調整。也有用戶呼應滴滴順風車業務重新上線,所以,雖說滴滴順風車業務一直備受質疑,但一旦重新上線,必然會重新掀起戰爭。退一步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滴滴在順風車業務運營方面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用戶。

另外,網約車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政府的重視,政府正在不斷加強對網約車的監管,各項制度不斷出臺。尤其是對於上海政府來說,始終注重政策的監管作用,安全問題不可小視。而作為“新手”來說,哈囉出行面臨的阻礙或將更多,尤其是在確保安全方面。一旦哈囉出行出現問題,順風車業務或將就此終結。

此外,作為“二輪”玩家,要想進入“四輪”市場陣營,在運營上也會呈現出很多不同,其中涉及到司機的招募、運營規則的制定,當然也少不了補貼機制。

所以,未來嘀嗒出行要想從“二輪”走上“四輪”這條路,任重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