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離不開手術醫生,而他卻離不開麻醉醫生,你覺得你能離開嗎?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就醫過程大多是這樣的,先去醫院門診掛號看病,然後醫生給出診斷和治療方案。

有一部分人就被收治住院了,一部分人分到內科,一部分人就到了外科,而到了外科的大多數是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的病人,在住院期間,醫生會給我們做好全面檢查,然後和我們商量出手術方案,再開出手術通知單。

通知單一般會在手術前一天送到麻醉科,現在幾乎都是電腦上直接可以看到了。麻醉醫生在接到通知單後會去看病人,準確的說是術前評估,差缺補漏,看看管床醫生有沒有漏項,也要評估我們適不適合現在做手術,包括你的各項檢查,給出手術方案和麻醉方案,當麻醉醫生同意你第二天可以做手術了,一般就可以了。


這是一張氣管插管的照片,這是全身麻醉的一個關鍵步驟,很多人不知道嘴巴里怎麼插管子,就是這樣插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全身麻醉技術應用的越來越廣泛,以往很多不需要全身麻醉的手術現在也需要全身麻醉了,這一部分也取決於患者對疼痛需求增加,也有一部分是手術對麻醉的要求改變的原因。

是不是真的如人家所說“麻醉醫生打一針就沒事了”。正如國外的一位麻醉專家所說“這打的一針不收錢,但是術中的管理才是他收費高的原因”,是的,麻醉絕不是打一針的事,麻醉醫生是保障手術安全進行的守護神,他既要滿足手術的需求,也要關注病人的健康,是患者生命的守護神。

麻醉中會應用到很多儀器,包括監護儀,麻醉機等等等,一位合格的麻醉醫生要熟練掌握各項麻醉技術和各種手術麻醉的不同,所以說麻醉醫生是一個全科醫師一點都不過。

當然麻醉醫生也不是就是一個人隨便做做的,他們也有著自己的規範,結合醫學界各個學科的規範,麻醉醫生的規範是要求最高的,這也變相的突出了麻醉醫生的重要性。手術中的各項操作和用藥我們都要記錄在這張麻醉單上。

手術做完,病人會被送到恢復室,經歷拔管等一系列操作,待到病人病情穩定了,才由麻醉醫生或護士送會病房,所以說麻醉醫生是病人守護神,我覺得是不為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